瞧,这些令人羡慕的女孩(2)

乒乓女皇——邓亚萍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乒乓球历史上,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是中国获得奥运会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之一。她就是创造乒坛传奇的中国女孩——邓亚萍。

童年的邓亚萍,因受体育教练的父亲的影响,立志做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台休校的要求,体枝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平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灭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IOO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月把木拍换成了铁拍。

对个孩子来说,这是多幺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苫,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时,她就给自己延睦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l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问,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就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两小时。

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像连珠炮一样扣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接就是干多个。

据教练张燮林统计,邓亚萍每天接球打球万多个‘韫一节训练课F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有伤痛。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疼得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顽强的斗志伴着艰苦的训练,为邓亚萍也为中国乒坛迎来了一个一个的荣誉,创造了一十又一个的传奇。

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邓亚萍I 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取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l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邓虹萍的顽强与执著绝非偶然,她自己坦陈,自己的父亲性格很内向,不爱说话,属T意志品质特别顽强、特别有韧劲儿的那种A,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母亲性格外向,很要强。她的性格融合了父母两个人的特点。

大概也止是因此,邓亚萍在取得了如此多的荣誉之后,并没有选择“享受人生”,而是开启丁乒乓球台之下的另一番拼搏。

随着年龄的增长,邓亚萍上大学的愿望日渐强烈。“如果亚运会、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冠军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满贯,那么清华获得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毕业和取得剑桥博上,就是我要完成的另项人满贯。”从球台到书桌,从赛场到教室,变化的是环境,而不变的是邓亚萍身上那种拼杀的力量。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无数日子的不眠之夜,无数日子的伏案苦读,终于在2001年拿下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英国诺丁汉大学,2002年12月12日,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至此,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邓亚萍在学牛舞台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剑桥大学800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像邓亚萍这种重量级的世界顶失运动员拿到博士学位。可想而知,一个世界冠军要付出道不尽的悬梁岁月,才能换来求学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战绩。

邓亚萍的精神令人赞叹,邓亚萍的魅力让人折服。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萨马兰奇非常欣赏邓亚萍,在世界体坛传为佳话。曾经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专门安排为邓亚萍颁奖的这位西班牙老人颁奖后,又拍拍邓亚萍邓的脸,这一画面将这种欣赏永远定格。萨翁表示,邓亚萍找到了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

父母课堂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毋宁说父母决定孩子的命运。因为父母一方面给了弦于遗传基因,其中一部分性格特质会遗传到弦子身上;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父母对弦子所进行的教育和影响,它们会为孩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坚韧、顽强的父母,才会有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女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