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电视台长(11)

张镇清楚,这样的情况,各事业单位都存在。如今企业大都效益不好,而进政府机关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于是有点关系门路的就朝事业单位挤。肯定用不了几天,塞到他手里的条子也一定是应接不暇。而事业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又很难通过编制进来。事业单位的编制掌握在政府手里,下边打报告要编制简直如登天。政府只允许事业单位对社会招聘一些合同人员。

老赵又说,按说可以对社会招聘一些专业人员,咱目前依旧吃的是大锅饭,合同人员的身份是临时工,当然工资待遇比正式工低许多。可钱少了招不来好的,招来了培养成了熟手嫌待遇低就又飞了。

张镇没再接话。他在想,电视台不是自收自支了吗?怎么还在吃大锅饭?这样的体制怎么会调动大家积极性?既然吃着大锅饭,那些有门路子的人又怎么不来挤?

老赵望着张镇有些冷的脸,又扳起来一个指头,我再说二多?

张镇发现自己又走了神,急忙点头噢了一声。

老赵说,欠债多,主要是盖大楼那4000万,这个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酒店存在的问题多。老赵神情有些忿忿然,搞酒店纯粹是卖国贼!败家子!

张镇心里一震,这么严重?

老赵就把和别人合办酒店的事情说了一遍。

星光大酒店的前身,是局的广播器材厂和一个招待所,占地七十亩。赵副台长说,那器材厂过去主要生产小喇叭和水泥杆,老产品无了销路,处于倒闭状态,招待所原是六层楼,主体建筑宽大,装修档次却比较低,经营效益一直不好。后来局台分家时,就把器材厂和招待所当作一个包袱分给了电视台,主要是为了养住那二十几号人。接过来后,本来想自己想办法开发,可一盖大楼,也就一直没钱办。到了2005年,市里掀起了招商引资的高潮,每个单位下达指标,实行任务指标考核,完不成任务的,单位第一把就离开业务岗位去党校学习半月,然后再去跑项目资金,什么时候完成了指标什么时候再回单位主持工作。年内没完成任务的就另行安排工作。这样的高压政策足以让各单位的第一把们惶恐。当时给电视台的招商任务是1000万元投资额。这把前任台长老童难住了。老童又是开会动员,又是四处找熟人跑关系,真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老童领着几个人在外奔波了一个多月空手而归。回来不几天,老童忽然召集开会,说要研究招待所和深圳一家公司合作的事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