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章、源平争乱(7)

敦盛的传说

日本古代有一部著名的长篇战争小说,名为《平家物语》,其主要内容是讲述平氏的衰亡和源氏的兴起。这部小说作者不详,遣词行文具有?浓厚的说唱文学味道,估计是根据 “琵琶法师”(一种盲僧艺人,以弹奏琵琶配合说唱)的唱本所整理改编的。

《平家物语》在讲到一之谷大战时,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源氏阵中,有一猛将名为熊谷次郎直实,大战前的夜晚,他突然听到敌阵中响起一阵优美的笛声,凝神细听后不禁拍案叫绝:“不想平氏阵中有如此风雅之人,大战将发,坦然吹笛,而笛声清澈动人,没有丝毫浑浊紊乱的迹象。”

到了第二天大战爆发,因为源义经率数十骑冲下悬崖,杀入平氏阵中,导致平家武士士气低落,纷纷跃到海里,向停靠在海边的战船逃去。熊谷直实策马追赶,远远看到海中有一骑武士,装束华丽,料想是名大将,于是高喊:“临阵脱逃,不感到羞耻吗?何不回头与我对战!”那武士闻言,果然驳马回到岸上,舞刀来战,但却被熊谷直实轻易地就击落马下。

直实跳下马去,按住败将,正想割取对方首级,但等掀开头盔,却发觉对方只是个少年而已,相貌极其秀丽,稚气未脱。直实不忍下手,喝问姓名,对方却回答说:“你砍了我的首级回去,自会有人认识。”直实想道:“此人年龄仿佛我子小次郎,小次郎若受轻伤,我心中定会难受,假如杀了这孩子,他父母该会如何悲伤呀!反正杀此一人,该败的仗也胜不了,该胜的仗也败不了,不如放他去吧。”

可是就这么一耽搁,回头望去,己方兵马已然汹涌而至。直实含泪说道:“本想饶你性命,可是我军业已杀到,你肯定会死在他人手中,不如还是由我来杀你,以后给你祭祀供奉吧。”虽然割下少年首级,自己却忍不住哀伤哭泣。检查尸体的时候,发现少年腰间挂着一个锦囊,内盛一支笛子,就想莫非昨晚吹笛的就是他吗?——“想我东国军兵数万,阵中带着笛子的一个都没有,这少年确是个风雅之人呀,实在可怜。”

事后才知道,此少年乃是修理大夫平经盛之子,名叫敦盛,年仅十七岁。而那笛子,据说是因为其祖父忠盛擅长吹笛,得鸟羽天皇御赐的,名为“小枝”。少年俊彦,顷刻化作离魂,果然人事无常,宛如幻梦,生老病死,痛苦实多。熊谷直实想到这些,不禁万念俱灰,就此落发出家去也,法号莲生。

从此,敦盛殉难,直实出家之事,就传为民间凄绝的故事,到处传唱。日本人甚至将一种兰花也命名为“敦盛草”,称之为“梦幻中的梦幻之花”。敦盛草有各种颜色,品种也繁多,包括布袋敦盛、姬敦盛、釜无敦盛、白花敦盛、黄花敦盛、礼文敦盛等许多种。敦盛草是逐渐稀少的保护植物,和它形状相近的还有熊谷草和小敦盛草,据说是因为其形状象平敦盛和熊谷直实二人随风飘舞的母衣(类似披风,四角都系在铠甲上,迎风鼓起如球,据称能辟箭矢)而得名。

虽然在正式的历史记载中,熊谷直实是在建久三年(1192年),也即一之谷合战结束后的第七年,才因为就领地问题与久下直光打官司失败,愤而出家,拜在高僧法然门下的。但是后人宁可相信传说,他纯是悲悯敦盛之死,就此勘破了红尘。历代的人们都把满腔同情和怜惜,放诸敦盛这位千古难得的翩翩佳公子身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