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论人(13)

注释

① 盖大概,副词。

② 不知而作不知事理而妄自著述。

③ 多见而识之此句意为"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乃承上而省略。识,音zhì,记也。

④ 知之次指次于"生而知之"者。

析论

本章说明孔子研究学问的严正态度。孔子曾经利用鲁国保存的史料写《春秋》,他先把所得资料区分为"所见异词"、"所闻异词"和"所传闻异词"三类,再仔细推敲斟酌,考量其可信度,进而写成《春秋》。《春秋》中每写一个字都有来历,所以孔子自言自己不是一个"不知而作之者"。

学问是由见闻思辨而来,所见所闻越多,自然学问就会增长,但是所见所闻可能有异说,也可能有好坏善恶之别,并不是凡所闻皆是,凡所见皆是,孔子对于它们加以思辨,择其善者而从之,可见他学习态度的认真了。

不知而作,是凭空杜撰,是孔子所厌恶的。孔子以多闻多见而择善从之,虽不及上知(zhì)(生而知之)之能创作,亦可算是次于上知的人。孔子的智慧很高,但行事谨慎,尤于创作一事,绝不妄作,自称"知之次",是自谦之语,这种稳健谦虚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六)

子曰:"莫我知①也夫②!"子贡曰:"何为③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④;下学而上达⑤。知我者,其天乎!"(《宪问》第一四·三七)

章旨

孔子慨叹世人不了解他,因而告诉子贡,他是个不怨不尤、下学上达的人。

注释

① 莫我知即"莫知我",言无人能真切了解我。莫,没有人,否定代词。

② 也夫置于句末的语气助词。夫,音fú,此处表感叹语气。

③ 何为犹"何谓",相当于"怎么说"、"为什么说"。

④ 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他人。怨,埋怨。尤,责怪。

⑤ 下学而上达下学人事,上达天理。

析论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说这段话时已七十一岁了,他从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到六十八岁时再回到鲁国教书课徒。他周游列国的用意在宣扬自己的学说主张,希望有国君能够用他,使他一展抱负,促进天下大同。但是各国国君以征伐为尚,都以孔子王道学说难见急效而未加重用。现在孔子七十二岁了(孔子七十三岁卒),天下依然混乱,他的学说依然不被采用,所以就发出了"莫我知"及"知我其天"的感慨。

孔子下学人事,人事有否(pǐ)有泰,孔子能安然处之,所以不尤人;孔子又上达天理,唯天理表现在人事上,有穷有通,孔子也能洞察它们,所以不怨天。有了这种豁达开朗的胸襟,纵然没有人了解自己,对于自己又有何损?孔子之所以发出"莫我知"之叹,乃慨叹"莫我知"而"莫我用",因为"莫我用",所以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无法实现了,只好说"知我者,其天乎"啦!

问题与讨论

1.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生活有什么乐趣呢?

2. "待贾而沽"和"待价而沽"有什么不同,孔子为什么要待贾而沽?

3. 读了孔子自述诸章,你认为孔子是怎么样的人?四、时人评孔子

以下三章记载隐者和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论。隐者离群索居,不问世事,对积极入世、充满忧世之心的孔子,不了解者居多,因此,赞赏惋惜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弟子对孔子的观感,则因来自切身深刻的体会,对孔子充满崇仰、爱戴之情。从这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一方面看到圣人之道弘大,故不易为世人知晓的现象,另一方面借正、反两面的评述,更加彰显孔子之为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