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比干谏而死比干直谏商纣王,被剖腹挖心而死。比干也是纣王的叔父。
析论
古代社会,民权意识尚未萌发,对于政治领袖所拥有的权力,未敢置疑,且缺乏制衡其权力、监督其行为的相应机制,使得帝王掌握了世间所有的权力,成为不可侵犯的至尊。遇到道德高尚的帝王,他有自律能力、奉献精神,会善用权力,因公忘私;而且举贤任能,各赋予职权,以共治天下,如唐尧、虞舜,自然是天下的大幸。但若是道德低下者位居至尊,则天下如同遭受比旱涝更加严重的灾祸,终至生灵涂炭。夏桀、商纣,无疑地是上古时代残暴君王的代表。
面对掌握绝对权力,却毫无自制能力,毫无纳谏之心,全然不顾生民疾苦,只图一己之乐的昏君、暴君,身为臣下,该怎么办呢?如何导引君王步入正轨?如何在昏暴政局中为天下百姓谋求基本的福祉,免于受伤害呢?那真有无穷无尽的难处。
孔子从商纣时代,举出楷模,点明三种为臣的典型:一个是强谏不畏死的比干,一个是佯狂不忍去的箕子,一个是知几以存国祚的微子。他们忠荩为国,志在社稷天下、百姓苍生。虽无法感化商纣,力挽狂澜,恢复天下的治平;而且,三人的遭遇也各不相同,但孔子仍都给予"仁者"的至高评价。他们三人鲜明的形象,以及孔子对此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后世至巨。中国历史上,世世代代都不乏抗颜直谏、骨鲠强项的忠臣烈士,也有秉持良心提出异议的知识分子,接迹追踵;或者惨遭杀戮,或者身系囹圄,或者隐逸以存名教……不正是无数比干、箕子、微子的化身吗?
(五)
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希③。"(《公冶长》第五·二三)
章旨
孔子赞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对自己的旧恶。
注释
① 伯夷叔齐殷商末年,孤竹国国君之二子。父死,相让王位,都逃往周。周武王起兵伐纣,曾拦车劝阻;商灭,二人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② 不念旧恶不记挂别人对自己的旧恶。
③ 怨是用希怨恨因此也就少了。是,此。用,以、因。希,少,通"稀"。
析论
怨,不是一种正面的心理状态,在孔子的学说里,消除心中的怨恨,是很难能可贵的修养。有一次原宪甚至问孔子:如果能做到"克、伐、怨、欲不行焉"(没有好胜、自夸、怨恨、贪心等毛病),是不是就是仁人了?孔子虽不同意如此便以"仁人"称之,但是认为这已经是很难得的表现了(见《宪问》第一四·一)。
为什么要消除心中怨恨呢?因为怨恨容易使人心生不满。不满的情绪,如果恣意发泄出来,可能就伤害了他人;而如果强加压抑,积久则郁懑自伤。而且不满的情绪,往往使人失去理性,不能持平看待人事,言行也就偏激,不合礼义。
这一章,孔子赞美伯夷、叔齐的少怨,还说出他们所以能"怨希"的原因,就在"不念旧恶"。事实上也为我们开示了如何消除怨恨的具体做法:人必须懂得宽恕,懂得不去记恨曾经作恶于我的人,也不要老陷在过去不悦的事情上,始终无法走出人生的阴影。
(六)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①,不能死,又相之②!"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③,一匡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⑤管仲,吾其⑥被发左衽⑦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⑧也,自经于沟渎⑨而莫之知也!"(《宪问》第一四·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