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做自己的情绪转向器

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难免有不开心的时候,每当此时,大家往往希望能发生什么事情,让自己开心起来。可如果没什么事发生,难道就只能任由郁闷侵袭吗?

当然不行。快乐是由心发出的,而心是由自己掌控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做自己的情绪转向器。

没有人能够永远在你身边帮助你,所以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悟自度。

什么是自悟自度呢?

阿难是佛陀的侍者,经常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他是听佛法听得最多的。我们很多的经书上一开头就讲“如是我闻”,就是以阿难的口气说的。

当佛祖去世以后,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决定将众弟子组织起来,编写佛陀的文集。但是大家说,尽管阿难听闻佛法最多,但他并没有悟道,因此他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结集活动。

阿难既难过又着急,他希望自己能够参加,于是去求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对他说:“明天我们把门关上,如果你能从钥匙孔里钻进来,我们就允许你参加。”

人怎么能从钥匙孔里钻进去呢?

整整一个晚上,阿难翻来覆去地想,非常痛苦。突然间,他开悟了。第二天,他毫不犹豫地直接走进了会场。他不是从钥匙孔里进去的,但是所有人都接受了他。因为从他的举止中,大家知道他已经悟道了。

他自己就是那把打开锁的钥匙。

这就是自悟。

六祖在黄梅得道后,五祖送他过九江。那时还没有九江大桥,要过江得划小船过去。

当时五祖看到六祖还是个小孩子,担心他不能将船划过江去。

于是五祖就说:

“孩子啊,我划船送你过去吧!”

这时六祖怎么说呢?

他说: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没有悟道之前,由师父你来度我。但是现在我已经悟了,当然是我自己度自己。所以不用师父划船了。”

这就是自度。

自悟自度就是要逼出自己的潜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把悲伤变成欢乐,把忧郁变成喜悦。

这种转变力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不是天生就具备的,更多的人需要通过后天来有意识地训练。

要完成这个训练并不容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点滴的努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就是举止的自若,心态的淡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好或坏,悲或喜,都能够泰然处之。

孔子尚要到七十岁才能够达到如此境界,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要下一番苦功了。不过不要害怕,这也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只要你从小事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就能够慢慢地有所收益。下面就教大家几个简单的小方法,在你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1.先处理问题再生气

有时候心情不好是因为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打乱了你整个计划,使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因而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你可以试着先去处理问题,而不是急于发泄负面情绪。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问题可以尽快解决,二是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冷静的过程,等一切搞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远没有刚才那样生气了。

2.将好心情延长五分钟

如果你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立刻就会发火。你就应该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晚五分钟生气。

当怒火到来之时,你应该按捺住心头火。这种“拖延战术”可以使你稍微冷静下来,怒火不那么旺了。如果你能做到每次生气都比上次晚五分钟,长此以往,你就会变得平和很多。

3.在坏情绪没来之前停下

一般来说,会让你生气、抑郁的事情会有个范围,你很清楚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好的情绪。因此,若你发觉这种情况将要产生时,马上换个环境,走开一下,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让那种情形发生,就可以避免坏情绪的产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