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情智管理实验室(4)

内心藏识的记忆经验或对人、事、物的认知、诠释、解读、定义或既有想法、观念、观点,左右觉识的情绪觉知。

(1) 内心藏识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诠释、定义不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

我们听话时,对方讲你是猪,如果我们内心藏识诠释猪是既脏又懒,是笨的动物,定义为侮辱的话,觉识会觉知愤怒的情绪;如果我们藏识诠释猪是乐观不计较,是吉祥的动物,定义为不是耻辱的话,那么就不会愤怒。

(2) 藏识记忆且懂不懂、知不知,影响情绪觉知。

用方言骂外地人,对方听不懂,就不会觉得愤怒。

亲友变故,不知道就不会烦恼、忧伤。

(3) 藏识记忆中有与没有,影响情绪觉知的有与无。

街边的广告招牌,常常因为我们的内心不注意,所以就常常感觉不到某些招牌的存在。

周边各种车声、机器声,不注意就不觉得有声音。

烦恼的事情,不放在心上,就不会有烦恼的觉知。

(4) 藏识内心执著与不执著影响情绪。

对人有成见,或认为某个人是坏人,看到他就气,想到他就恨。

想要的东西老是得不到,感觉就会很痛苦。如果不执著,得不到就算了,就不会感觉难过。

(5) 心态、想法、观念、主张等会左右情绪。同一件事情消极去想,就会忧愁;反之,想法乐观,则不会烦恼。

藏识左右情绪觉知分析比较简表

感 识 感 受 内 心 藏 识 觉 识 情 绪

听到猪 诠释为笨的动物,定义为嘲笑侮辱之话 愤怒

诠释为吉祥动物,定义为祝贺之话 不会生气

听到狗屎 不懂或不知 不会生气

街边招牌、周遭噪音 内心没有、或不注意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烦恼的事 执著想不开 觉知忧愁

怨恨的事 执著想不开 觉知愤怒怨恨

同一件事情 心态、主张、想法消极 忧愁烦恼

2. 想识改变藏识、认知

(1) 思考重新诠释改变定义。想识根据觉识的情绪觉知,进一步思考、考虑、衡量,作出判断,改变藏识原有的认知诠释。例如,对于被骂猪而感觉愤怒,但经过思考后改变诠释:“猪很乐观”,或思量对方没有修养。对于被骂之事通过全新定义又改变认知,存入藏识储藏记忆。

(2) 思索、检索。想识检索、思索藏识的记忆,加以思考衡量,作出判断并重新定义,重新诠释。例如,思考一件事情,再三从记忆中检索、考虑,再三思考衡量。

3. 感识感受信息影响藏识

感识感受到的信息进入藏识,形成藏识储存的记忆认知。例如:眼睛看到的事物,耳朵听到的声音,进入藏识形成藏识的记忆。

4. 想识指挥感识

想识思考判断后,指挥感识是继续或停止感受。例如:被对方责骂,想识判断应逃离现场,避免继续刺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