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网状爱情时代(2)

这样的问题提给上辈人,他们会说,我们在一起,是为了爱情,但也为了责任和家庭等。但网状伴侣认为, 我们在一起就是为了及时行乐。一对一的关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及时行乐的需要的话,那么就网状好了。不要为了形式去委屈自己,要充分地满足人性的需求。

25岁的枫说,他实在不想对一个人承诺什么。他只想及时行乐,如果对方不愿意,那就分开好了;如果想和他在一起,那么就不要干涉他的个人空间(比如同时还和别人在一起)。他没有想到,持有和他同样想法的人还不在少数。

三,网状爱情时代对策

法国社会学家布鲁南在其一部探讨现代年轻人爱情关系的著作中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拥有一种多维度的爱情,即网状爱情。如果说他们的父辈曾经视忠贞为唯一、绝对不能接受多维度的爱情的话,那么今天的年轻人,正在把网状爱情习以为常。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实践网状爱情呢?

在布鲁南看来,表面上是他们放弃了爱情道德,有点游戏人生,实际上这反映出他们内心的脆弱。一个坚定的人是不需要左搂右抱的,左搂右抱或许来源于贪婪,但更来源于不安全感,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情。80后的男女,表面上大多生长在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从小爱无缺,但是恰恰相反,比起他们的父辈,他们更缺乏爱,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童年感到孤独,所以长大后,他们对只拥有一份爱情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在网状爱情里相安无事?

布鲁南分析后认为,如果说上一代人为道德而活,那么今天的年轻人更遵循内心、更无所顾忌社会规范的压力。上一代人对爱情的道德是:确实,我会喜欢不止一个人,但是为了爱情,我必须压抑其他的感情,只对一个人忠贞。今天80后的爱情道德或许是:既然你我都喜欢不止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各取所需好了。这中间,要克服的当然是妒忌感。那些相安无事的爱情里,怎么克服这一点呢?布鲁南的研究发现,有些人当然是无奈,一方接受不了另一方,但又离开不了,于是只好妥协。就像电影《苦月亮》中,作家女友对作家说:“只要你不离开我,你愿意和其他女人怎样都行。”

但也有一方本身就保持一种开放的胸怀,就是说,我只爱你能给予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能满足的,那么我去找其他人替补。这在主流的道德观看来,当然荒诞不经、需要打压。但是,时代正在发生变化,80后的年轻人会觉得,其实他们只是和父辈对于爱情的理解不太一样;父辈们会把爱情的深度作为唯一追求,越爱得深刻长久越好。但80后会觉得爱情的丰富性最好,只争朝夕,至于天长地久的唯一,太难想也太难求了。

但是,对于想成为对方的唯一并且长久相守,这肯定也是80后的心态。只是,面对变幻莫测的感情,他们选择了现实主义——像一个贪婪的孩子在小时候分糖时,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理所当然全部都想抓住一样,他们也想抓住所有的爱情,宁滥勿缺。

因此他们也正在失去爱情的深刻性——那种爱一个人到天长地久,彼此视对方为唯一的信任和安全感。一旦你不能聚精会神去爱一个人,你又怎么能保证另一个人完全心无旁鹜地对待你。因此,你就一直走在寻找爱情和长久的路上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