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中国品牌离世界还有多远(2)

国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一个国家品牌是否强盛,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国力是否强盛。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驰名品牌,拥有多少国际驰名品牌,已成为衡量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第一标志。

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讲,品牌形象都至关重要。大而言之,品牌形象往往意味着人们对这个国家的信任和信心。

总体来说,中国国家品牌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没有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这根源于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相对薄弱,因为国家品牌竞争力源于企业品牌竞争力。

我国的国家品牌建设,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因为现在世界正在迈入品牌经济时代。

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品牌竞争力一旦形成,并且与时俱进,可以博恒久之名。新经济与全球化浪潮对品牌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强化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消费者的注意力。

对于要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国家而言,弱势的国家品牌竞争力将构成相当大的发展障碍,国家品牌竞争力弱将难以促进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博弈中也会处于劣势的地位。

美国在品牌经济时代已抢得了先机,它已将其技术、管理与战略思维以外的巨大优势化为国际品牌及其优势产业群的品牌竞争力。当美国品牌成为世界各种商品的品牌代表时,美国的新经济体系也就基本完成了。

为什么美国全力支持自由经济和全球化?因为它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这是它能够得以长期发展的一个原因。美国的大公司、跨国公司居多,全球营销能力也很强,大众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都是美国占领优势。如果限制全球化,限制做大,美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

所以,站在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上看,品牌战略对国家利益影响是根本的和巨大的。品牌竞争力的强弱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

品牌的基础是产品,但仅仅能制造出产品,并不意味着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国一年共制造鞋子70亿双。这意味着全球每两双鞋中,就有一双产自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鞋大国。其中,广东省是全国最大的制鞋地区,年生产约30亿双,占世界鞋业总产量的1/3。青岛双星鞋与美国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差3~5美分,然而两者的市场价格相差了整整5倍。

很多人会认为,一家公司新开了一个工厂,或是取得了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要比其品牌的价值更重要。而实际上,工厂和技术恰恰都是在为品牌服务,品牌价值反映的是设计、生产、工艺、广告和销售的综合实力。

从短期内来看,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是从其现时产品的特质和价格等因素派生出来的,然而要想实际上长期保持这种独特性、专有性,殊非易事。

企业通过在产品价值上的创新与领先来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困难,制造差异化产品已变得异常艰难。产品的开发周期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而急剧缩短,即使取得了技术领先、成本领先,也无法阻止新竞争者的模仿和不断 进入。

跨国公司最高明的一招就是选择中国的名牌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商标转让买断我国名牌,然后雪藏起来。外方通过这样的合资,既可消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又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原品牌千辛万苦开拓的市场和销售网络。

一些经济学家尖锐地指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战略有其“三部曲”:一是输出产品;二是输出资本;三是输出品牌。

输出品牌是最厉害的一步。其特点是,只动用本国少量的资源和资金,甚至根本不用资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和设备,生产他们的品牌,这样便可以达到四个目的:一是充分利用其知识产权价值的积累;二是利用其名牌商标压制和消灭别国的名牌,以便一劳永逸地占领别国市场;三是利用输出品牌,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高额利润;四是赢得消费者的人心。

当今市场中的技术竞争异常残酷,可以说是“胜者为王,败者寇”。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要想把握住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非常困难的。即使能够把握,还需要有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持。因此,想要在这个市场中持续不断地保持技术的绝对领先,几乎是没有可能的。而任何一个失误,都可以使一个世界级的巨型公司遭受重挫。为了使自己在技术落后于竞争对手的时候能够避免被彻底打垮,企业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品牌形象,赖以维持市场,从而缓冲压力,以图后计。

注重、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品牌竞争力,这将是保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