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的高昂代价(2)

道格拉斯·费尔斯坦(DouglasFeirstein)和迈克尔·莫兰(MichaelMoran)创立这家公司时,他们立志要把公司做成业界最好的。他们想把这个行业不光彩的名头摘掉,把它从猫腻甚多的典当铺子变成像蒂凡尼那样明艳动人的珠宝店。他们投入资金,希望把客户体验做得尽善尽美。他们努力想办法,想为客户提供理想的服务。这两个人都是成功的创业家,深知品牌和客户体验的价值。他们投入了大笔资金,力图把握好其中的尺度,同时在本地和全国的有线电视上投放电话直销广告,确保把公司的独特之处讲得清清楚楚。“比别家更好,”他们说。他们的话没错,可投资并没带来预期的回报。

几个月后,费尔斯坦和莫兰有了重大发现:公司几乎没有回头客,几乎所有的顾客都只跟他们打一次交道。这桩生意属于交易性质,他们却力图给顾客提供更多价值。因此,他们不再把服务做得“比别家更好”,而是做到不错就行了。鉴于绝大多数人不会再来第二回,客户是不会把这家公司的服务跟竞争对手逐条对比的。公司要做的只是促使客户做出购买决定,维持愉快的消费体验,让客户愿意把这家公司介绍给朋友,这就行了。其他措施都没必要。Mygoldenvelope.com的老板意识到,既然他们想做的只是促成交易,那就完全没必要在培养忠诚度上投资。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公司的效率和利润都大幅提升了。

对于平均只发生一次的交易来说,胡萝卜和大棒是得到理想结果的最佳工具。警方悬赏捉拿案犯的时候,并没打算跟证人或线人建立长久关系,这只是个只做一次的交易。你家的小猫丢了,你酬谢帮你找到猫的人,此时你并没打算跟人家建立长久的关系,你只是希望找回猫咪。

在促成交易或是任何只发生一次或偶尔发生的行为时,操纵是完美无缺的策略。警方悬赏,意在鼓励证人前来提供线索或证据,帮助抓获罪犯。还有,就像所有的促销手段一样,如果人们认为激励因素大到可以冲淡风险,操纵是可以见效的。

然而,如果你想要的不仅是一锤子买卖,如果你希望得到忠诚、长久的关系,那操纵就没用了。比如说,政客是希望你投票呢,还是希望赢得你一辈子的忠诚支持?(要是看当今的竞选方式,看起来他们希望的都是赢得竞选。做广告诋毁竞争对手、关注单一议题、过于依赖恐惧心理或煽动性言辞的作用 从这些行为中都可以见到端倪。这些策略能够赢得竞选,却不会在选民心中播下忠诚的种子)

美国的汽车行业历经困苦,终于懂到了一个道理:依靠操纵手段来建立企业,代价是高昂的,真正需要他们呵护的,是顾客的忠诚。行情很好,大家都有钱的时候,操纵或许是可行的,可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代价就会很大。2008年的石油危机袭来的时候,汽车行业的促销和激励手段都没了用处(同样的事情在20世纪70年代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下,操纵手段带来的短期效益有多长,要看经济形势怎样。如果你假设繁荣时期永不会结束,那这个

生意基础可就太薄弱了。忠诚的顾客不容易受到别家开价和激励手段的诱惑,但在繁荣时期,充足的生意掩盖了这种价值。在困难时期,忠诚客户的价值才最能体现出来。操纵手段有用,但所费不菲。若是没有忠诚的客户,等到资金不足、无法支持这些策略的时候,企业就要遭殃了。“9?11”事件后,有顾客给西南航空寄去支票,以示支持。有张1000美元的支票旁附了一张便笺,上头写着:“这么多年来,你们一向善待我;如今逢此困境,容我聊表谢意。”西南航空收到的支票当然对账面帮助不大,可它折射出客户

对这个品牌的感情。客户对公司有种同甘苦共患难的感觉。没寄钱的客户的忠诚度很难测算,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影响是无价的,它帮助西南航空维持住了史上最赚钱航空公司的地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