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存感激 颜秀霞(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常言说父母的恩情似海深,是说它的深广厚重;说它是长江黄河发源地的小溪更为贴切,那么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源源不断,清澈透明,平凡不起眼,只有当它流过八千里路云和月,流过一天一天的日子,最后才能成其深,成其大。我们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大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心往往是产生在父母离开他们之时,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那彻彻底底是我们的来处之所。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是要常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就是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呼唤。

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多给予,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荀子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要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他就越过得胸怀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就越干枯,他就越过得心神不宁、惴惴不安。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富足,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化解心灵的隔阂,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增长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首先应该宽容自己,宽容自己的一切愚蠢和错误行为,不要让忧伤和懊悔折磨自己,我们就会从错误中汲取力量;其次要宽容他人,要爱邻居,爱同事,爱亲朋。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即使是为公司、为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不要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你仍要心存感激,感激你和事业一块成长,感激为之效劳的公司和单位为你提供了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感激领导对你的信赖、重用和同事对你的大力支持。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存感激,才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将你的现有成功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感动,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做出感动他人、感动自己、感动公司乃至感动中国的壮举。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的那些获奖人物,他们的事迹无不缘于一种最初的感动。持久的感动就会凝结成对事业的执著,忠诚加执著便是敬业乐业。只有将个人的前途与团体事业交融在一起,每个个人都对团体心存感激,忠诚敬业,事业才会有发展,个人才能成功,这便是双赢法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