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避居波兰的平静生活(2)

空袭过后,我们焦急地盼望着其他家人平安的消息,这个等待的过程着实令人寝食难安。幸运的是,外公、外婆、希达和意玛阿姨以及她们的孩子,当时都躲在防空洞里所以全都安然无恙。不过和其他家庭一样,他们的房子也在空袭中被炸毁,而两位去打仗的姨父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因此,他们只能去投靠那些在郊外建有房子、且没有遭受空袭的亲戚。我们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父亲开始接应那些前来投靠我们的亲戚,他们全部来到了瓦尔特纳区和我们会合。

父亲有位名叫波特斯的朋友,经营着另一间大型农场。他告诉父亲就在附近的普尼兹镇有一间空屋,那座单层楼建筑非常宽敞,一个砖块工厂的经理曾住在这里,后来砖块工厂关闭了,那间房子也就空在了那里。房子距离马路不是很近,后方有一道长五百米左右的轨道,直接通到砖块工厂。我父亲很喜欢这套房子,于是我们全家都搬到了那里。

那是间装修华美、房间众多的房子,客厅宽敞明亮,还有四间大卧室,全都与公共房间相通。外公、外婆共居一间卧室,三个姐妹与其儿女各居一室。我不记得大家是如何到达那栋房子的,但是我记得我们是同时抵达的。然后在父亲的带领下,我和母亲到了他为我们选好的卧室。每个小家庭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卧室床上,没有人争吵谁的房间更好些。每个人都感到如释重负,因为头顶上终于有了坚固的屋顶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了,而且我们能在新的房子里再次团聚也是很难得的。

为此大家一直欢欣鼓舞,但是有一天一封电报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母亲拿来电报细读起来,读完之后她就哭了起来。原来电报命令父亲必须在指定时间到某个军需库报到,这意味着什么,母亲非常清楚。父亲已经上了年纪,然而他身上的残疾以及他所处的重要职位,再也不能保护他了。这些之前免服兵役的男子,在德国士兵短缺的情况下,也要跟着走上战场。很快,年轻的男孩们也在征召之列,他们也都收到军方公文,要求他们入伍,尽他们的国民义务,与敌军进行最后几轮的战斗。在所有被重新征召的人当中,我父亲的情况属于最糟糕的一个,他要到对抗苏联军队的前线去打仗。

大人向我们隐瞒着事情的真相,只是告诉我父亲要出门一段时间,不想让我知道他们的担忧。在父亲离开之前,父母带我去拜访了他们的几个朋友,其中一位朋友养了一只腊肠狗,而且刚生了一窝小狗,这让我满心欢喜。更令我激动的是,就在我们要离开时,他们送了一只狗宝宝给我。我想大人们这么做,都是为了让我开心,让我不去想父亲将要离开的事。我给那只小狗取了一个名字叫伦皮,它非常通人性,也很讨人喜爱,等稍微再大一点的时候,它就喜欢跟着我四处乱走。

送走父亲之后,我们在新家继续过着日子。这房子除了有四个侧卧之外,还有一间大客厅,客厅里面有一个大壁炉,而在壁炉的上方装着一个烤箱。打开烤箱的门,就能放入苹果或马铃薯等食物进行烘烤。木炭或煤炭等燃料则要从壁炉另一端的房间添入。壁炉一整天都在烧着,只有晚上我们才会将火调小,而里面的灰烬一天清理一次就可以了。烤箱上贴满了闪亮的绿色陶瓷,在它旁边有一个长凳,我们可以在这里坐下取暖。此外,屋子里还有一间用餐室、一间比较宽敞的厨房,后面有一间储存室以及另一间厨房,里面有可以制作乳酪和奶油的搅乳器、一个专门用来将甜菜熬煮成糖浆的锅炉,还有一个为专洗白衣服而设的洗衣台,以及一间舒适的淋浴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