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喜迎新生儿(2)

如何助宝宝吸到乳头

妈妈可利用新生儿的觅食反射,让宝宝的头脸转向乳头方向。宝宝由于饥饿张开嘴巴时,妈妈就把乳头塞进宝宝的嘴中,把乳头放在其上腭的下面和舌的上面,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宝宝轻松吸到乳头。

宝宝拒绝吸奶怎么办

新生儿在最初48小时内很快就能学会吸吮乳房,但如果延误了开始的时间,恐怕以后就很难学会吸吮乳房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将永远不吸吮乳房,这仅意味着妈妈必须有耐心,坚持下去。如果是早产儿,可以用挤出来的乳汁喂养,这样妈妈的乳汁供应就能源源不断。拒奶的主要原因是出生后造成的奶头错觉,如用奶瓶先喂糖水、喂奶粉等,因为宝宝对第一个接触到的物体感觉印象深刻,接受后就有可能拒绝其他的方法。所以准备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尽量不要先用奶粉来喂宝宝。

每天最合适的哺乳次数是多少

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吃奶次数比较多,有的1天可达10次以上,即使是后半夜,吃得也比较频繁。到了3~4周时,吃奶次数明显下降,每天减少3~4次,后半夜往往一觉睡到天亮,5~6个小时不吃奶。

为什么要轮换着吸食两侧的乳汁

妈妈哺乳宝宝时,应让宝宝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换另一侧。这是因为,如果不等宝宝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就换另一侧,宝宝每次吃到的,可能只是水分较多的前面部分的乳汁,而错过了浓度大的乳汁。长此下去,宝宝的营养就会跟不上,直接影响到生长发育。

从另一角度讲,吸完一侧乳房的乳汁后,再吸另一侧,可以充分促进乳汁的分泌,为下一次哺乳积攒乳汁。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一般情况下,宝宝吃饱奶后会睡着,然后自然停止吮吸妈妈的乳头。这时候,妈妈不要急着将宝宝拽离乳头,而是应当将手指放到宝宝的嘴角,打破宝宝口腔的真空状态,这样,宝宝的嘴就会自然离开妈妈的乳头。

怎样判断哺乳量是否合适

宝宝的奶量够不够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满足下列情形就表示哺乳量适宜。

一看哺乳次数。1~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月龄的宝宝每天至少要吃6次。

二看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

三看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四看体重。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15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五看神情。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妈妈乳汁多时怎么办

有的妈妈分娩后乳汁分泌很多,宝宝往往吃不完,因此,妈妈的乳房常常会胀得很痛,严重者还会得乳腺方面的疾病。遇到这种情况,妈妈把乳汁挤出一些就可一举两得了。将挤出的乳汁储存在小瓶里,然后把瓶子放到冰箱的冷藏室内,这样,不但可解决乳房的胀痛;而且可在妈妈无法哺乳的时候使用。但是,储存的乳汁时间不能太长(不要超过24小时),以免新生儿吃下引起腹泻。

奶冲怎么办

有些妈妈的奶水很好,宝宝也没有什么不适,大小便都正常,生长发育也正常。可就是每当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就打挺、哭闹,刚把奶头衔入口中,很快就吐出来,甚至拒绝吃奶。这时奶水会向外喷出,甚至喷宝宝一脸。当宝宝吸吮时,吞咽很急,一口接不上一口,很易呛奶,这种现象就是奶冲。

解决奶冲的有效办法,是剪刀式喂哺。剪刀式喂哺的方法是:妈妈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做成剪刀样,夹住乳房,让乳汁缓慢流出。奶冲的妈妈在生活中要少喝汤,从而适当减少乳汁分泌。有些医生还建议奶冲的妈妈在喂奶前先把乳汁挤出一些,以减轻奶冲。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挤出去的“前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物质等营养成分,“后奶”的脂肪含量较多。若每次都是挤出“前奶”,宝宝就多吃了脂肪,少吃了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造成营养不均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