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动物趣谈(12)

·自最近一次冰河期以来,美洲野牛的天敌一直只有熊、狼及人类。现在许多考古学家认为由于早期人类的狩猎,才使得美洲野牛集结成庞大的群体。

·群体达到一定规模就意味着需要有一只精力充沛的公牛站出来充当首领。能力出众的公牛拥有较大的头部、强壮的前肢和肩部以及披有颜色较深的绒状长鬈毛。发情的公牛奋力奔跑,互相攻击、撞头,撞击声在1.2千米以外都可听见。

·没有美洲野牛的粪尿就没有北美洲大草原:粪尿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壤肥力。美洲野牛的数量越多,青草的生长就越茂盛,反过来又养育了更多的美洲野牛。北美洲大草原上的青草具有芬芳气息,被用作伏特加酒的调味品,而它却因为有了美洲野牛的粪尿才得以繁茂生长。

·自从有了铁路,人类便开始了对美洲野牛的大屠杀。在19世纪中叶,建造横跨美国的铁路的工人们需要肉类充当食物。就在同一时期,英国军人坚信"水牛"的皮可以制造出最好的靴子。猎户们拿一张牛皮(叫做"长袍")可卖2美元,一条牛舌可卖25美分。一个专职野牛杀手,如美国西部警察怀亚特·厄普和绰号为"水牛比尔"的美国陆军侦察兵科迪,一小时内就可以杀死上百头美洲野牛。在开动的火车上射杀美洲野牛的娱乐活动在当时颇为流行。

·直到1890年,这种状况才宣告结束。被猎杀的美洲野牛只有1/5作为商品买卖,其余的都在野外烂掉了。长达50年的野牛贸易总共给美国只带来了20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每头美洲野牛只有微不足道的28美分的价值。

·人类为了经济利益导致了灭绝物种的大屠杀。当地部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美洲野牛。美国政府鼓励将美洲野牛种群彻底消灭,从而导致了对这片珍贵的大草原上的物种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今天,北美野牛的种群已经重新繁衍到了35万头。它们的大多数用于供旅游者拍照或者为了肉用的目的而进行养殖。美洲野牛的肉比普通牛肉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超出1/3,而脂肪含量则要低90%。家牛与美洲野牛的杂交后代被称作"杂种牛"或"皮弗娄牛",也作为肉用进行饲养。

箱水母

·--肚子上长有24只眼睛

尽管看上去只有一个被触手包围了的嘴,但是箱水母,或者叫立方水母(原意是"呈立方体的动物")的确有眼睛,而且结构与人类的非常相似:具有晶状体、角膜和视网膜。但是奇怪的是,尽管有这些复杂的结构,箱水母却是永久性的视力模糊。

·这是因为箱水母没有脑,只是在嘴的周围有一条神经环。它没有中枢处理功能,它的模糊的视觉却能告诉它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多大啊?我能吃它吗?它会吃我吗?

·体型为立方体的箱水母躯干的四面各有一个像球杆一样的短柄,而眼睛就位于这四个短柄上。除了两只辨别能力强的眼睛外,每个短柄上还有四个轻度感光的凹孔。同样,这种结构是与它们没有脑相吻合的,因为脑是整合感觉信息的部位。对于箱水母来说,发现一个天敌和辨别白天与黑夜属于不同的工作,要求由不同的感觉器官来完成。

·箱水母的眼睛不同于其他属于钵水母纲的种类("钵水母"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杯子),因为它们在物种演化的过程中,早在5.5亿年前就分化成了不同的分支。

·箱水母尽管视力不佳,但还是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箱水母能够飞快地游动(某些种类的速度能达到每秒1.8米),并能够绕过障碍物,这就意味着它们能够主动追击猎物。这一点与钵水母类不同,钵水母只是软软地漂荡在水中,等待食物游到自己的身边。有明显证据表明,箱水母能结合成性伴侣,雄性用它的长长的触手使雌性受精,而不是仅仅把卵和精子排在海水里。

·箱水母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也对它的另一个重要的适应性的解释有所帮助--它的毒性巨大。一种叫做海黄蜂(Chironex fleckeri)的箱水母可能是地球上最毒的生物,被它刺伤,人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剧痛,同时伴有强烈的灼伤感觉。毒液会伤害神经系统、心脏以及皮肤,三分钟内会致人死亡。全世界每年超过1万人被它刺伤,而且经常有人死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