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就是你所需要的

前言:这就是你所需要的

如果你20几岁,请你一定要看这本书。如果你30来岁,那还不算晚,这本书更非看不可。如果你已40多岁或50岁出头,虽然晚了一些,不过还有机会,也许你能从书中找到捷径。万一你已55岁以上或60来岁,希望你一定要建议你的子女看这本书。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衣食无忧,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时常要为柴米油盐发愁,甚至会因为没钱而使生活陷入凄惨境地。假设人的一生必须经历一段经济拮据的时光,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将这段时光放在哪个年龄段呢?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越年轻越好,年轻时多吃苦受累,年纪大时就能享受到平稳富足的生活。过去的辛苦是为了现在,现在的劳累是为了将来的安乐,“退休生活”是我们要面对的将来。在丧失经济来源的晚年如果身无分文,这样的退休生活是否会太过凄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为过上不必为钱犯愁的退休生活及早做好准备。

那么,我们必须为之提前做好准备的退休生活到底有多长?书名中的“30年”可能会让人感觉稍长,根据我们周边人群的晚年时间(从退休后到死亡)来判断,大部分人会回答说晚年时间为15~20年。以韩国为例,男子上班族的平均晚年时间为17年,单就男性来看,15~20年这个数字比较准确,但考虑到妻子平均要比丈夫小3岁,寿命比丈夫要长7年的事实,因此以夫妻的标准来看,退休生活为时27年,这个时间段是以目前的人均寿命为基准而得出的,由于还存有超出平均寿命的可能性,所以额外地再增加了3~5岁。

这么看来,晚年时间大约为30年。而人一生的工作时间也是30年,也就是说晚年时间和工作时间是一样的,你是不是有些头皮发麻?简单来说,你需要将自己收入的一半用来储蓄,才能保证自己晚年的生活水准和目前相同,而且这还没有将住房、子女教育等费用计算在内,仅仅是单纯的退休生活所必需的费用。现在再重新面对曾被我们一再忽视的退休生活,是否有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即使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大部分人还是以40岁为起点,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打算,而报纸、新闻报道和各类书籍也都在重复着“退休生活规划=40岁”这样的论调,原因何在,没人能说清楚。退休生活规划的最重要原则是“越早越好”,反过来说就是“越迟越糟”,舆论对此视而不见,不断地重复错误的论调,或许是对读者的一种妥协,因为只有到了40岁的人才会对“退休”“晚年”这类词有所关注,但这难道不是对读者不负责任吗?

对于媒体的这种做法我不敢也不愿苟同,这本书就是为20~50岁出头的人所写的,希望20~30岁的读者在阅读时能意识到“为什么现在就要为退休生活做准备”这个严峻的问题,而年龄偏大的40~50岁出头的读者则可以将焦点放在还能采取何种方式来挽回已经被浪费的时间和金钱上。

一本书肯定无法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我们之所以要编纂这本书,千言万语,只为了提高你对于退休生活规划的警觉性和重视程度,为你的退休生活规划指明方向。当你遨游在人生海洋中时,愿此书能成为一座灯塔,为你的航行指引前程。

我还想再叮嘱读者朋友们一声:“没错,就是现在!”希望合拢书本的你能马上付诸行动,要知道当你一直说来不及却又不愿意开始的时候才真的来不及了,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一切都还有补救的余地。这本书提供的不是深奥的道理或是泛泛的方法,而是为你展示了人生的前进方向,让你更好地看清未来,当你对书中的内容惊愕不已或深有感触时,请不要犹豫,请不要气馁,赶紧出发,朝着自己的目标扬帆起航吧。

该书的写作过程中,类似如何能让关于防老措施的枯燥论述更易被读者接受,如何能让有些遥不可及的晚年问题能够触碰到读者的心灵,何种方向真正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帮助又有多大等问题始终萦绕在笔者的脑海中,为了解决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三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此书的写作工作,尽可能地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人生感悟都汇集在本书中,真诚地希望每位读者都能通过此书为自己规划出美满的退休生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