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俑(2)

 

诸葛楚才又复述了一遍,说道:“一千秦兵得一锐士,十万残尸出一骨师?”

赵秦九凭着记忆说道:“秦兵凶勇,以一挡十;锐士难求,以一敌百;征战六国,死伤百万;亡者乃大,敛骨摄魂;十万发丧,骨师为祭。”

众所周知,秦始皇兵马俑内的秦俑都是按照秦时的实际军队编制以一比一的比例烧制而成,所以,只要是在兵马俑内发现的秦俑,不管是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还是扛着锅碗瓢盆的火头兵,这些全都是大秦军队里曾经有过的角色。

赵秦九继续解释:“古人行军打仗讲究一个战死沙场,可能名垂千古的毕竟只是一些大将军,而且他们死后也会得到相应规格的葬礼,但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们自然不会有如此好的礼遇,战败的军人会被斩首,作为敌军的战绩,一场大仗下来,战场上横尸遍野,无头死尸比比皆是。但受到‘死者安息’的影响,秦国人在攻下赵国之后,军队里便开始出现一种专门负责掩埋战死士兵的特殊兵种,我听我爸说爷爷通过查阅史料和研究,以及走访取证之后,才给这支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的特殊兵种定名为‘敛骨士’。”

诸葛楚才补充道:“赞同。凡大国者,必有周礼。敛骨摄魂,方显天道仁义。”

赵秦九补充道:“我没见过爷爷,所听到的都是从父亲嘴里说出来的,他说这是一支不属于秦军战斗序列的特殊军人,因为工作性质特殊的缘故也就没有被载入史册。呵呵,不过我听说敛骨士的职业就好比近代战场上的抬担架的。”

诸葛楚才惊奇地说道:“抬担架的?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其实比枪战时代要血腥得多,我在电视上一看到中国军人和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时候就会热血澎湃,其实在冷兵器时代交战国双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决定胜负的,可想而知,几十万人混在一起的刀战又会是什么样的情景,难道说打到眼红的时候还要给抬担架的人留出一条路?”

赵秦九解释道:“父亲说敛骨士的肩膀上没有十字袖章,他们唯一的特征就是个子矮小,头发银白,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叫做侏儒人,而古代人招兵的一个标准就是头发全白的不要。听说后来战斗双方都默许了敛骨师的存在,因为秦人的敛骨士认为死者不分国界,都是要归于黑暗的,再后来,即便双方战斗再激烈也不会拿这些人出气的。”

“果然是赵老七的风格,肚里货不轻显,把我这个老战友都晾在一边了。”诸葛楚才笑了一下,如此严肃的话题就那么轻描淡写地从赵秦九嘴里说出来,味道都不知道变了几次了,说道,“好吧,看在你老实交代的份儿上,就宽大处理你,跟我走吧,我们需要你的帮忙。”

大年初一在超市和值班经理干了一仗,赵秦九连火气都还没消除,就被叫出来谈事情,现在教授又提出如此不通情理的要求,他的肺都快气炸了,真后悔贸然来应了今天的约。

赵秦九知道,诸葛楚才已经抓住了自己的软肋,他这只煮熟的鸭子已经没有第二条路走了,无论如何都得硬着头皮上架子了。

“好吧,答应你,不过,总得让我回去和女朋友交代一下后事吧,不然她会担心的。”赵秦九苦笑一声。

诸葛楚才站了起来,说道:“瞧你这张臭嘴巴,这点你就不必担忧了,我会派人去安排的,你大可不必担心你女朋友的生活,您所付出的贡献没人能替代。放心,我会派人好好会照顾她的。”

赵秦九低着头,应道:“那好吧,有教授亲自来安排,我最放心不过了。”

见任务完成,诸葛楚才拿起公文包就往门口走去。

赵秦九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也跟着走去,想到以后不知多久才能再见女朋友,不满和埋怨已经涌上心头。

不过,眼前最糟糕的事情显然还是骨俑,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和这个不常见的职业联系在了一起。

就在赵秦九起身迈出第二步时,他隐约记起父亲最后一次离开自己去外地执行考古任务时说过的一些话,他让赵秦九一定要远离上海,去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不要太招摇,不要接触黑势力,不要涉及敏感政治,更不要随便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的学识。

以前赵秦九一直以为父亲对自己的这种严厉已经有些过分,现在想想,原来这是父亲有先见之明,他早知道自己露出学识后就会引火上身的。

跨出雅间之时,赵秦九无奈地嘀咕了一声:“唉,听天由命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