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水路(1)

如果河流足够宽广,可以航行的话,比起来沿着河岸走,在河中漂流会更容易,进程也更快一些。长期在野外生活的生存者,可能会有制作独木舟的经验——把一截粗壮树干的中央部分烧空,或者在上面钉牢桦树皮,或者在上面钉牢兽皮柳木构架,也可以仿制古欧洲人建造的那些用芦苇扎成的漂艇。要想把独木舟造得很好,经得起波浪的敲打,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即便在那些群落中,那里的人以制造它们作为传统的手艺,他们也还是需要专门的手艺人。 木筏 对于幸存者来说,比较起来,建造木筏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即便建造的材料不是很好,也不会轻易倾覆。在出征之前,对于每只浮艇和木筏,都应先进行充分的试航,这个可以在宿营地附近的安全水域进行。尤其是在丛林地区中,季风性的河水会让你感到,借助木筏漂流是完全可行的,你也可以弄到足够的船木,或者是理想的竹林,也可以用连根拔除的树木,它会结实坚固,不会腐坏。如果你必须砍伐船木,可以选择那些倾斜的树木,这样做会容易一些,因为它们会向一边倾倒。通常说起来,顶端有死枝的树干会很结实,可以用来扎筏。可以选用油桶,或其他漂浮物,用它们支撑木筏漂浮。如果找不到坚实的船木,一块防水帆布,或者其他防水材料,这些都可以用作柳木船上的运载工具。在后面过河漂流装备中会进一步介绍。

在任何水域中,都不要用轻薄脆弱的木筏碰运气。在崇山峻岭之中,那里的河水的流速通常比较快,只有真正坚固耐用的结构才能幸免于难。在下游宽阔的河面上,如果木筏散了架,你必须游很远的距离才能到达岸边。

借助木筏航行 借助木筏前行时,要将所有的装备系牢,绑在木筏或安全绳上。确信没有物品在晃动中会荡出木筏外。在木筏上所有成员的腰部,都要系上安全绳,把安全绳系牢在筏的安全线上。

竹筏

可能单层的竹筏无法支撑你的重量,或者过长而难以操纵,所以最好制成双层竹筏。将粗壮的竹子砍成三米(10尺)长的一段,两端与中央分别钻孔,利用坚韧的树枝穿过竹孔,再用藤条把每根竹杆与树枝在一起绑牢。双层竹排之间更要相互压紧,捆绑结实。

夹筏

夹筏是制作起来最迅速的一种筏。以圆木作筏身,找四根足够长度的厚实木棍,将两根木棍放在地上,再将圆木放在木棍上。将其它木棍放在最上面。分别在圆木两端将其绑紧。接下来,另一名助手站在圆木上面,将另一端压紧,这样使圆木夹在木棍之间。将木棍两端粘上,以免绳子滑脱。 舵筏

为了便于掌握木筏前行方向,用一根长篙,前端绑牢一片舵板,长篙绑在木筏尾端,固定在交叉成“A”字形的构架上。“A”字形的构架要用灰线固定在筏的角上,以免滑脱。构架的底部要钉入筏身圆木上,那上面已钻好了一些孔洞,构架的顶端分别用绳索拉紧,系牢在筏上。灰线可以系在交叉的舵板上。

你所挑选的救生索应长短适宜,既允许你自由的运动,又不至于过长,因而使你有可能落入水中。在急速穿越水流湍急、落差很大的狭窄险滩时,安全索最好解开。如果木筏失去控制,冲向极其危险的水域,你有可能果断放弃木筏,及时游向河岸。

在较浅的水域中,控制木筏的最佳方法可能是撑篙。最好有两个人同时撑篙—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互成对角线,共同掌握航行的方向。

如果求生者的队伍非常庞大,会用上好几个木筏。这时,首筏必须是最强的,上面不应负载任何装备和给养。它可以作为前哨,观察和探索最佳的前进路线,并发现潜在的危险,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前行时,如果不得不放弃首筏,也不至于损失多少装备。

在尚未到达飞瀑与湍流之前,总是可以先听到它们的声音。空气中也会有飞溅的水雾,它们可以作为预示。当你不能确定河流是否安全时,应紧靠岸边的浅滩缓行;或者系泊木筏,沿岸步行勘察。

当你的前方面临一段险滩时,可以让人员与装备脱离木筏,上岸步行。一部分人员在下游作好接应,使木筏自由向下游漂去,以通过险滩。到了下游,木筏也许要重新整修,但至少人员都会安然无恙,装备也无大的损失。切记:漂流只能在白天进行,黑夜里绝不要冒险。在夜间,应将木筏系牢停泊——确保当你早晨醒来时,木筏仍在那里。你可以在远离水边的高地上暂时露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