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身场所与帐篷的搭建方法(8)

在寒冷的季节里,你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能保持温暖的小环境。另一方面,在一个温暖的避身棚中,你需要充分利用任何的可能获得暖风的优势。长期的避身棚要能应付季节性的气候改变,以及昼夜的温差的变化。

山洞

山洞是最现成的避身场所。即便是很窄很浅的洞穴(一般我们想到的是石洞,实际上,它可以作为岩石避身所)也可能成为很好的临时避难所。大的山洞可以改造成舒适可靠的小家。地球上,有许多地方的人们还是生活在山洞里。有的山洞甚至具有现代居家所需的所有功能。位于山谷较高处的山洞往往比较干燥,即使山洞上面有水流过,并能渗入洞内也一样。洞内的气候不是受外界很大的影响。你需要做的改建的工作量并不很大。通常需要做的是:修建一个出入口的屏障,其形式可以是篱笆等等,制作时可以利用岩石、树枝,泥炭或者圆木等各种材料。

图a

如果洞口迎着风,你需要构建双层的挡风屏障,两个屏障相互间有重叠,同时还起到出入口的作用。(如图a)

生火时,要选在距离洞口较远的地方,这样烟会升到洞顶,最后通过洞口与屏风中间预留的烟道散发出去,洞内的中下层就能保证无烟。但是如果是敞口的山洞,烟就不容易散去,而且会被风吹进山洞深处。但是,如果你把洞口封闭起来的话,一定要保证你已经预先留下了让烟雾散去的缝隙。

山洞内也许很凉,也许早先居住着野兽,所以接近这样的山洞时要小心。找到山洞后,先将大量的枯干的松树枝条堆在洞口前面,生起篝火,这样就可以把野兽吓跑。千万记住要留给它们一条逃跑的路径。

有时候,在山洞内会有活的水源,这在比较深的山洞中更为常见。这些水源既可能来自地下河,也可能是洞顶岩石上渗出的水分汇成。

警告:

检查包括洞里洞外的所有地方,是否会有石块坠落的可能性。你可能已经对身处避身棚的境地彻底失望了,如果再被落石困在山洞中,岂不更糟。

结构轻便的避身棚

根据前面所述的斜面结构,你可以进一步发挥创造——把屋顶的角度设计得更小,几乎没有前墙,或者可以修建竖直的墙壁,房顶的屋檐可以提供额外的遮蔽作用,晴天可以防日晒,雨天可以防水淋。在避身棚的四周要挖一条水沟,以便排走积水。

如果你有竹子或其他坚固的材料,可以搭建一个牢固的框架。在热带气候下,垫高避身棚内的地板,使之远离潮湿的地面,可以免受地面上的小生物的侵扰。

如果处在炎热的气候下,你需要加固你的房顶,来保护自己,防止太阳的暴晒和雨水淋湿。但是,如果屋外的条件较好时,你也可以让屋子与外界空旷的地方相通,让空气流通的更好。在棚顶的树枝和绳索之间,如果把各种各样的材料编织起来的话,你就可以制成屋顶,而利用青草和泥浆可以把缝隙封死。在多雨的气候下,你可以利用树叶或者树皮代替瓦片,盖到棚顶上。

利用灯芯草作原料的建筑物

如果当时你手头上没有树木以及竹子一类的建筑材料,你可以用灯芯草或者其他较硬的植物的茎干,把它们成捆的扎成柱状来使用——位于伊拉克境内的马尔什阿拉伯人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用丁香结(见打结)将芦苇扎成较粗的较长的几捆。在扎成捆之前,选出其中最长的芦苇,其末端要间隔开,这样聚拢成捆时,便不会显出薄弱处来。扎成捆的底部要齐平而且整齐,顶部形成一个锥形。芦苇要多准备一些,尽可以选择更长、更细的芦苇作材料。它们是构建你的避身棚的材料。

沿着避身棚较长的一面,平行的将粗厚的芦苇束竖直放置好。在地面上挖出坑,把芦苇束的末端放进去,让它们竖直的立起来,再把较细的芦苇横放在上面。

向下弯曲芦苇束的顶端,从而它们之间能够互相重叠掩盖对方,然后再捆扎起来,在平行的柱状芦苇束上,添加更多的细的芦苇束,把它们横担在上面,一直堆到拱形的顶部。

在这个框架上,用细一点的芦苇束交错编织,直到可以完好地庇护你的避身所。也可以将树叶或芦苇间隔地编织在上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