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用金钱、物质“激发”学习兴趣

10.现在去学习,就给你5元钱!——千万别用金钱、物质“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多父母习惯使用物质奖励或者金钱奖励促使他学习。比如,当他作业做得整齐时,我们给他发奖金;考试成绩高,奖励他一个MP3;或者提前许诺,如果他期末考试考到第几名,就奖励他一个笔记本电脑……

事实上,如果我们一味地用物质和金钱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学习,很有可能导致他是为了金钱而认真读书,或者为了我们而学习,而这就扭曲了他学习的目的。

8岁的强强不爱写作业,每次都要妈妈三催四请,他才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学习起来。一天,强强和往常一样,放学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催促他说:“快去学习。”强强应和着:“等?会儿。”这时,妈妈说:“如果你现在就去学习,就给你5元钱。” 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张5元的纸币。看到钱后,强强眼前一亮,接过钱,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发现这个方法很管用后,妈妈就和强强协商好,如果他能做到每天放学先做作业,就每天都能赚到5元钱。计划实施的最初几天里,强强果然每天都能做到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可是几天后,妈妈下班后,发现强强不再像以前一样写作业了,而是又看起了电视,于是询问他原因。只听强强说:“钱我已经赚够了,今天不想赚了。”此时,妈妈哑口无言。

从强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作业完全是以“赚钱”为目的,当他不想赚了,也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放学后先做作业了。可见,物质奖励、金钱奖励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实际上并没有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孩子的物质奖励和金钱奖励,我们一定要慎用。

▲ 物质奖励和金钱奖励要适当

在教育过程中,任何奖励都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但有些父母动辄就给孩子奖励,从生活到学习,只要他取得一点成绩,就奖励他,结果使得奖励成为家常便饭。但对孩子来说,一旦他很轻易地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奖励也就对他失去吸引力了,其作用也就大打折扣或者不存在了。因此,我们对孩子的物质奖励和金钱奖励一定要适当,当他有一种“欲求而难得”的感觉,物质和金钱奖励也就起到相应的作用了。

▲ 物质奖励转换为精神奖励

心理学家建议,精神奖励的持久性要更长,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逐步增加精神奖励的分量。但对小孩子来说,物质奖励要更直接一些,因此,最初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适当以金钱奖励、物质奖励为主的方式激励孩子学习。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们要慢慢过渡到金钱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再过渡到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奖励方式。这样他?习的动机和目的也就渐渐明确了。

▲ 注重精神奖励法

称赞、表扬、鼓励以及关注都是一种精神奖励方法,这些都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从而提高他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注重精神奖励法,比如,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称赞;当家长会上,孩子被老师表扬时,我们也要及时反馈给他。当然,如果孩子某一次考试没考好,我们也要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以此增加他的信心。

▲ 物质奖励要有选择性

当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的时候,我们最好选择一些?意义的东西,比如,有利于他成长的书籍、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或者带着孩子去旅游,丰富他的知识,增长他的见识。切记用名牌衣服、运动鞋,或者带他胡吃海塞一顿作为奖励他的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