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3)

“外界有些流言,说什么军队有派系之争,其实是无稽之谈。什么陈诚系、何应钦系,还有什么西北王、中原王,等等。部下认为:全中国的军队都效忠委座,都是委座的兵,有什么好争的!”

蒋介石听了高兴得哼哼哼地笑了起来。“辞修啊,要是大家都这么想就好了。可惜总有一些人心怀叵测哩。”

“北伐以来,不知有多少野心家蠢动,都以惨败告终。现在的局面绝非一九三○年以前那么复杂,拥兵自重者,几乎绝无仅有了。想当年委座运筹帷幄,打败了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阎锡山、唐生智等大大小小军阀,迫使他们不得不向委座称臣。现在委座的嫡系部队比过去不知强大了多少,即便有个别心怀叵测者,谅他也不敢妄动!”

陈诚说得娓娓动听,把蒋介石说得舒服极了。“唔,唔,你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蒋介石摇头晃脑,显示他内心的得意。“所以啊,嫡系部队内部必须团结,不能相互攻击。关雨东搞得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

陈诚却说:“关麟征曾在第十一师当过团长,所以部下对他有所了解。此人颇有魄力,带兵打仗也还勇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部下认为凡可原谅的还应原谅哩。”

蒋介石点点头,却又忽然长叹一声:“唉——!敬之要能像你就好了……”显然他对何应钦是十分不满的,但又一言难尽,停了停他又说:“好吧,你回去保一个人去第五十四军当军长。张耀明、姚俊国仍回原任,第五十四军今后不再隶属第九集团军指挥。”

陈诚就这样轻取了胜利,他的部下们自然要庆贺一番。一阵激动过后,大家又为第五十四军军长这一要职的人选竞争起来。尽管同是一个系统的人,却有亲疏之分,所以又纷纷在陈诚面前,保荐与自己相好的人出任第五十四军军长一职。

陈诚对部下们说:“你们不要乱保人。第五十四军在云南,不久要参加反攻缅甸,必须有一个作战勇敢的人去率领,否则会让人说闲话的,我已决定调升第十八军副军长罗广文去接任,是个比较妥当的人。”

罗广文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没有进过黄埔,也没有进过陆军大学。按照蒋介石的用人习惯,像这样资历的人,是不能列入嫡系部队将领的。但是,陈诚用人的原则是:能带兵,会打仗,无不良嗜好。所以陈系将领虽以黄埔为主,保定的、陆大的都有。罗广文早年便在第十一师服务,颇得陈诚赏识,所以没有被排斥于嫡系部队之外。

然而何应钦因咽不下这口气,便以罗广文非黄埔将领为口实,驳回了陈诚的保荐。陈诚也不甘心,扬言“我手下人才齐集,他难不倒我!”于是再保荐第十八军军长方天调任。方天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是所谓“穿黄马褂戴绿帽子”的将领,何应钦无话可说了。

陈诚明知何应钦驳不倒,所以保荐方天出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四军军长,并保荐罗广文出任第十八军军长,都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何应钦成了失败的一方,自然不甘心,他要找回面子,于是又去见蒋介石:

“委座,第五十四军已经完全恢复了原建制,并按照委座的指示,拨归第十一集团军战斗序列。不知委座还有什么指示?”

“啊……啊……这样就好……这样就好……”蒋介石看看何应钦,若有所悟:“唔——敬之啊,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意见?”

何应钦答道,“委座的决定向来很英明,我能有什么意见呢?但是有些事也要提请委座注意:关于各高级将领的人事安排,完全是军委会决定的事,下级无权提出任何疑议,否则是非颠倒,我们要委任一个人,还要先看看下面一些人的眼色,那还有什么权威呢?第五十四军军长黄维调迁,是委座的决定;张耀明继任,也是按正常保荐程序通过的,结果第五十四军一些人,却纠集中、下级军官联名上书,实际上是向军委会示威。如果听任此事不了了之,那么,今后我们再任命将领,再遇到这种情况,又当如何呢?”

蒋介石听了一半,便明白了何应钦的意思,事情的始末他很清楚,是非曲直他也已分清,所以他完全可以驳斥何应钦。但是,在这样的事情上,他又不愿使何应钦下不来台,而且,假如不能安抚何应钦,陈、何两大派系在他的统治势力中便会失去平衡,更确切说是失去了他自己定下的“陈何二臣争宠”的局面。所以他装着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

“唔,是的,是的,我们绝不能允许下面任何形式的对抗。这个……这个……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傅正模带头哄闹,是不能允许的……这个这个……撤职查办,以儆效尤!”

“我认为下面几个师长也不能宽容……”

蒋介石皱着眉摆摆手:“敬之啊,抗战到了极端困难时期,要靠下面的将领带兵作战。所以处分不能扩大,否则会引起下面普遍不满的。这件事到此为止,再不要提了。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和你商量一件重要的大事哩。”

何应钦看出蒋介石不会再作让步,所以便不再说下去了。关键是有此结果,也多少挽回他一点面子了。

“请问委座,是关于哪方面的事呢?”

“史迪威——美国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