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站(3)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马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此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过去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髻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

擦擦有塔形和砖形的,有素泥的和着色的。制作一般是用泥土,或掺有香灰、纸浆的泥土;另一种是用泥质药浆或藏药炮制而成的“药擦”。除此之外,还有将自己的上师、父母及亲友的骨灰遗物与土混合制成。

民俗:白色崇拜

高原人世世代代生存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用青稞磨出的糌粑是白色的,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是白色的,穿的衣服离不开白色的羊毛,吃的酥油是白色的,喝的奶也是白色的……是白色给予他们生活中很多委以生存的东西。漫长的冬季给大地铺上一层洁白的冰雪,即便是在夏季常年不化的山峰仍覆盖皑皑白雪,珠穆朗玛峰被人们称作是一袭白衣的“祥寿神女”,白色的冈底斯山是人们心中的“神山”,在藏民心目中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白色更是代表着善良纯洁、吉祥喜庆,深受人们崇拜和喜爱的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也被人们以白衣打扮。所以白色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崇拜的颜色。

在藏地只要是白色的东西,就可以成为人们崇拜和喜爱的理由,就连不起眼的白色石头也被人们认成“灵石”,那随处可见的玛尼堆里不就有白色的卵石。五色风马旗中不可或缺的也有代表纯洁的的白色,白色的经幡、白色的佛塔在藏地比比皆是。迎来送往中互赠的吉祥哈达是白色,草原上的布制帐篷也是白色,藏北草原上的房屋也是白色,甚至家人去世之时,也用白色糌粑勾画出引导逝者通向极乐世界的线路……可见,对白色的喜爱和推崇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民俗:自然崇拜-神山圣湖崇拜

神山圣湖崇拜是生活在世界屋脊之巅的藏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中古老的信仰崇拜形式之一,也是藏族远古先民万物有灵,自然崇拜信仰观念与藏族原始宗教、雍仲苯教,藏传佛教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英雄崇拜等观念一脉相承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

神山圣湖崇拜是植根于藏民族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和大自然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雹雪崩、地震天火、瘟疫灾害等。原始先民对这些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以至认为是这些高山大湖的神灵所显示的神奇力量。从而对大自然产生了恐惧、敬畏和崇拜心理,逐渐衍化成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

朝拜神山圣湖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具体体现。在他们心中认为,绕神山圣湖围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生死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甚而来世成佛。如在途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绕神山圣湖的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风尘仆仆。在朝拜者中,绝大多数都是绕圈行走的,但也有少数无比虔诚者则会五体投地对神山圣湖叩拜,他们双手套着木板高举过头,再收于胸前,然后全身扑倒,直伸双臂,前额触地,起身后前进一大步再拜。这种五体投地的顶礼膜拜,绕山或绕湖一周要几十天或更长。

地点在青藏公路109国道3778公里处,有一很大的玛尼堆,此处海拔4630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