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们获得很多毒性教条(1)

家庭常见的毒性教条

常常有很多人批评中国的文化有缺点,其实是不太正确的。如果中国文化有很严格的教条,规定人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那么,大家就知道这规定是错的。但是其实中国文化里没有那些所谓的教条,人们所受到的教条都是无中生有的。只有说人做错了,没有说中国人的道理错了,因为中国文化里并没有什么主张。比如儒家为什么不能成为儒教?因为凡是有宗教,就一定有教条、有戒律,而孔子是没有什么教条、戒律的,他的“主张”也只有五个字:无可无不可,即世界上既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几千年来,一直有人要打倒孔子,但是最后都没有打倒他,因为他是一个没有“主张”的人,人们也就抓不到他主张里的缺陷。

不合理的家庭规则

人们今天在家里面受到很多父母对文化的扭曲,那不是中华文化的错,是父母的错。很多人家里有不合理的规定,比如“不准哭”。小孩本来就要哭,因为他不会说话的时候,只能通过哭来表达自己。一个会当父母的人会去观察这个小孩为什么哭,比如“是不是他肚子饿了?”那么父母这次给他吃,下次就要记住了,在他肚子饿之前,先给他吃东西,他就不哭了。还有的父母规定:不能垂头丧气。这也不太现实,因为人总有情绪高昂的时候,也总有不得志的时候,总让一个人情绪高涨,那是不太可能的。

家人貌合神离有隔阂

人人都有不被了解的痛苦,就算一家人,也很少去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父母只看到儿子又搞得脏兮兮的;妻子觉得丈夫今天穿得不正式,要去见重要的人应该打扮得好一点,等等。大家只看到外面,没有顾虑到别人的“里面”。比如丈夫今天根本就不想出去,他有很多事情做不完,但是妻子一定要让他陪自己去逛街,根本不在乎他的想法,丈夫心里不情愿,但为了让妻子高兴,只好装作很愿意的样子陪妻子去逛街,结果自己身心都很累。这样的家庭叫做“貌合神离”。一家人貌合神离,各想各的,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再有钱也没有用。

“家和万事兴”的紧箍咒

有些人为了“家和万事兴”弄得家里面的人很假,有话不敢说,有脾气不敢发,有事情不敢提出来讨论。为什么?怕家庭不和。其实对这个“和”字大家有很大的误解。“和”有两种状况:一种是一团和气,一种是和稀泥。一团和气又有两种状况:可以万事成,也可以一团糟。“和”这个字要跟另外一个“合”合在一起,合不能够和,它是假的和;大家要能够合作,要能够心和心连在一起,这种和气才是好的。如果为了装表面的和什么事情都不谈,各搞各的,那只是表面的好看,内心是连不在一起的。

中国人是含蓄的,但含蓄是指不要那么冲动、不要那么激烈、不要那么夸张,而不是让人完全没有情绪。人不可能没有情绪,一个人如果把愤怒藏在肚子里面,肚子里面是会爆炸的;人也最好不要压抑,有适当的抒发其实是很好的。所以在家里,妻子哭的时候,丈夫不要制止她,等她哭得差不多了,眼泪基本没有了,她自然会停下来,这时候丈夫跟她说话才有用。同样,丈夫发脾气的时候,妻子不说话就是了,等他发作完再跟他说话,因为他发作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气了,这样自然的抒发对彼此都有好处。

但是人们现在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和气,为了做表面文章而弄得很假、很虚,这个会引起情绪的不安,因为它是不正常的。现在的家庭里面有很多错误的举动,这个同中华文化没有一点关系。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大家对它的体认要很深刻,即有问题要说出来,大家互相了解,才能真正的和。如果每个人都为了怕爸爸发火而不敢讲话,为了怕妈妈生气就躲躲藏藏,这些都会不和的,时间久了一定会爆发。比如一个小孩在家里很乖,到外面他就很坏,因为这样他才能平衡。所以一个小孩在家乖得出奇,乖得让父母感觉到奇怪的时候,父母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小孩可能在外面制造了很多问题。一个在丈夫面前“是是是、好好好”的妻子,丈夫要提高警觉,她在外面可能有问题。如果丈夫回家看电视动都不动,非常有礼貌,也不讲脏话,那他八成在外面有什么动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