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义,西蜀必将为其付出惨重代价(2)

那是刘氏公司进军益州期间,张飞带了一批业务骨干进入了川西市场,很快,他就在葭萌关收编了著名西北服装皮货商马超,一直不看好他的刘备大喜过望,立即传旨对他进行嘉奖。无奈冤家路窄,正当张飞把川西的几大酒厂厂家召在一起举议开办联合酒厂之际,曹氏集团西南市场方面负责人张郃也领着他的随员前来搅局。张郃是带着“德梦”品牌来的,这对当地尚未见过世面的白酒消费者来讲,是个不小的诱惑。但张飞心想,你不就是“德梦”吗?老子再创个土品牌,叫“德玄”!

结果第一回合,张飞败了。原因很简单,当地土产的不如人家远道而来的。这叫张飞烦哟!张飞一烦就喝酒,喝很多。有人到成都跟我汇报张飞的情况,我细一分析,觉得这里有好戏,便命人将五十坛成都的美酒装了三卡车给他运过去,让他喝个够。刘备对此很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帮他误事吗?

我冲刘备笑了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结果几天后,前面传来消息,张飞将张郃撵出了当地的白酒市场,并将市场扩大到了瓦口关,为刘氏酒业的市场开发立了大功。

后来刘备问我怎么回事?我说:“你没注意到吗?他在那里招收了最有影响力的川酒大师严颜,有了严颜,张飞还大喝酒,这事就成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当张郃从远道运酒来时,当时喝酒的人一时赶时髦,竞相购买“梦德”酒,严颜则对张飞说:“你只管喝自己的酒,喝得越多越好,我负责推广。”张飞既有酒喝,还能得好事,何乐不为?于是就照着喝酒。而严颜那边,通过电视传媒打出一则广告:“法国人喝法国酒,德国人喝德国酒,川西人喝川西酒,河北的酒王喝什么酒?”接下来是张飞的镜头:“俺喝川西的德玄酒。”事情就这么简单,张郃运来的白酒立即遭到了退市。这仗打得真是漂亮极了。

你们一直认为张飞有勇无谋,就会拍砖,但是他能够和严颜两人一唱一和,用计策取得胜利,这是匹夫所做不到的。我命他留守川西,说明我相信他有这个实力。我承认他开始喝酒是烦心,但是也说明他在着急想主意。我给他送酒,他一定会分析:老总送酒让我喝是啥意思?再加上有严颜给他出主意,他一定会在这个酒上想出克敌制胜的好办法。

后来发生的事就如我意料中的,也是大家已知道的那样:他借请张郃游山为名,把“德玄”白酒整车停在山前,并搂着张郃喝酒,装出傻大黑粗的憨态。而这些画面都被西蜀集团员工拍下放大制成了巨幅广告:画面上张飞搂着“无辜”的张郃,手举“德玄”牌白酒,整车的“德玄”字体冲击着视觉。压图的广告语:“喝德玄酒,二张不再是对手。”张郃知道上当了,可是晚啦!

都说张飞贪酒误事,甚至有点傻大黑粗,而恰恰是这一点,具备了上演这场好戏的最好角色,如果换了任何一个人,我不会做出这样轻率的举动,因为不会有第二个管理者具备张飞这样的条件,要是这样送酒则会把人害死的。这就是粗也翼德,细也翼德啊。基于此,我没有理由不给张飞在《隆中对》功劳簿上记上他最具荣誉的一笔。就像体育项目巡回赛,他理应获得川西站冠军一样。

在企业管理上,我一向反对管理决策者“一言堂”。但不要“一言堂”并不意味着众人的意见都可以当金子。如果一家企业大家都说话,却没有最后拍定拿主意的人,这样的企业实力再强,也会被内耗耗死。刘氏公司有过这样的教训,带头搞“一言堂”的是刘备,带头干扰政务的也是刘备,正因为如此,公司吃了大亏,刘备买了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松紧有致,且充满生机。这是可喜的。但对照《隆中对》愿景,我依然对公司的现状有点力不从心。

首先是出于刘备的任人唯亲,在他眼中,谁都是好人,对员工只赏不罚,关羽在荆州把人脉尽失,他也不追究;再说对待公司中自己的亲眷,出现了错误,碍于情面,也只是说说了事。这样功过不记的模糊管理,很难调动起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势必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