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宗教(2)

——埋葬后,隔一定的时间,在墓边举行仪式,供饮食物给灵。从中国传入灵牌,真正的家族礼拜成立后,在埋葬的地方供食物的风习,还是没有消灭。这种风习现在依旧存留在神道和佛教的仪式中。例如每春由敕使将鸟、鱼、海草、米、酒等自古一样的东西,供在神武天皇的御陵。这是献给那在二千五百六十年前开国的大君的灵的。但是未受中国的感化的时代以前,一族大概是只在丧屋或墓边祭祀死人的。当时人们以为死人的灵已入不可思议的地下世界,而它所住的地方,只是那个坟墓。人们又以为死人的灵除了食物以外,别的东西也是需要的。因此亡灵用的种种物品,例如武士的剑,妇女的镜子等,生前特别珍爱的物品,如贵金属宝玉等,和这些东西一齐埋在墓里。人们想像死人的灵,活着的时候要甚么东西,死了后到那一个世界,也是需要那些东西的。在这个祭祖的时期,除了动物的牺牲外,又有人的牺牲,这可以认为是当然的。贵人死后,举行葬礼的时候,这种牺牲是普通的事情。为了某种信仰,——关于这种信仰,我们现在一点知识也没有——这种牺牲比希腊罗马时代的牺牲更残忍。做牺牲的人们,(马及其他动物有没有做牺牲,倒不明了)在墓的周围作环形埋在土中,埋到颈边,受鸟类野兽的啄食而圬掉。形容这种牺牲的两个字——人篱——告诉我们一次牺牲的人类是很多的。这种风俗约在千九百年前,为垂仁天皇所废止,但据《日本纪》说,这是上古的风俗。垂仁天皇之弟大和彦命死后,其墓上土墩子内照例埋了牺牲者,天皇听见他们的哭声,生怜悯之心,便宣告道:“生存时宠爱过的人,现在强迫殉死,太可怜了。即使这是古来的风俗,假使这是不好的,为甚么要照着做呢?今后须商量废止殉死!”当时宫廷的贵绅野见宿祢——现在被祀为相扑(即日本的摔角)的恩人——就提议用泥做的人与马,以代生物。这个提议蒙皇帝嘉纳了。人篱就此废止了,但是自愿或被迫跟着死人而去的事情,继续到数百年之后。公元六百四十年,孝德天皇曾为这个问题,下了诏书,可为明证:

凡人死亡之时,若经自殉,或绞人殉,或强殉亡人之马,或为亡人藏宝于墓,或为亡人断发刺股而诛:如此旧俗,一皆悉断。

这个诏书对于强迫的牺牲和世间的风俗,大概立刻发生了所希望的效果,但是自愿的牺牲,并没有绝对禁止。跟着武权的抬头,发生了另外一种殉死,跟死了的主君而去的风俗——就是用刀自杀。这种殉死,始于公元一三三三年左右,当北条执权的最后一个人高时自杀之后,其多数臣下跟着主人切腹的那个时候。这个事件是否真的造成了这种习惯,倒有疑问的余地,但是十六世纪时,殉死在武士之间已成为一种有名誉的习惯。忠义的家臣,认为主君死后,自杀而随主人入冥界,是自己的本分。佛教在一千年间的教化,也没有能力将这把牺牲当做本分的原始的思想消灭掉。这种习惯继续到德川将军的时代,将军家康便制定了禁止的法律。这法律是严厉执行了。自杀者的全家族,殉死时要负其责任。但是这种习惯到明治时代后经过很长的时期,还是不能够完全消灭掉。我在日本的时候,余风未坠,发生过极令人感动的事情;他们为了希望自己能够服事主人、丈夫、双亲在那看不见的世界的灵,而去自杀。最奇怪的,是十四岁的少年,为了想服伺主人的幼子之灵而自杀的事情。

在墓旁殉死的特别事实,葬礼的特征,及放弃死人住过的家,这些都是证明这祖先礼拜是原始的。神道认为死是不净而特别畏惧,这事也可以拿来做证明。在今日,去参加葬礼一事——假使葬体不是依照神道的仪式举行的——便是宗教上的污点。上古的伊邪那岐命,为寻觅他的死了的配偶(伊邪那美命)而下黄泉的事情“古事纪”的神话。后章“神道之发达”中有说明。——译者注,足以说明那关于支配着死的魔神的从来的可怕的信仰。把死当做腐蚀而恐惧,这和祭祀亡灵之间,并无任何不调和的地方。吾人应将祭祀解释为赎罪。这最古的神的道,是永久的恐怖的宗教。职是之故,普通人的家,死人之后,即予放弃,连天皇在最初几世纪之间,先帝崩后,亦以迁都为常。但从这原始的葬礼,慢慢发达了高等的祭祀。悲哀之家,即丧家,变成神道的社,现在还保存着当时的小屋子的形。后来受了中国的感化,祭祖在一家之内坚守不失,再后来佛教更使它继续下去。家族的这个宗教,慢慢变成教人懂得哀愁的宗教,又变成以义务本分为主的宗教,改变了人们对于死人的观念,并使这种观念和缓起来。远在第八世纪的时候,祭祖发展了现在还保存着的三种主要形式。尔来家族的祭祀便开始具有了和古代欧洲文化的家族宗教在许多点上非常相似的性质。

现在来看现存的家族祭祀的形式吧。我们要看的是日本的一般的宗教形式。日本的每一个家庭,一定有为此而设的神坛。假使那个家庭只有神道的信仰的话,则神坛即御灵屋通常称为宫,即严肃的家之义。普通的神庙也叫做宫。(尊严的灵的住处),放在里面的房间的壁上的架上。神坛的形,可以说是小规模的神道的社。安置神坛的地方,约在离地板六尺之高处。安置神坛的架子叫做“尊贵的灵的架”。这神坛有白木做的小板牌,上书一家的死人的名字。那家族若是以佛教的形式礼拜祖先的话,死人的板牌便安置在佛教的神坛即佛坛里面。佛坛占有里面房间的地铺的上部。佛教的这死人的板牌(有若干例外),叫做位牌,其义为“心的追忆”。牌上涂漆,金色,其台上雕有莲花,上面所书名字,大概不是死者的真名,而是法名或戒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