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1)

佛是觉察

莲花池神

上帝的答复

失去灯光后,我们拥有了满天星星

搜索的眼睛

莲子的心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一朵玫瑰花

鹿的故事

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

朋友的一个问题

激动时,吐不出象牙来

善良是一种觉悟

(觉察)

你可曾想过,在很多事情背后,有着更深一层的道理。而那些道理,也许和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太一样。

莲花池神

有一位在森林里修行的人,非常的纯净,也非常的虔诚,每天只是在大树下冥想,打坐。

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在林间散步,偶然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莲花正在盛开,十分的美丽。

修行人心里升起了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我如果摘一朵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芬芳,精神一定会好得多呀!

于是,他弯下身来,在池边摘了一朵,正要离开的时候,听到一个低沉而巨大的声音说:是谁?竟敢偷采我的莲花!

修行人环顾四周,什么也看不到,只好对着虚空问说:你是谁?怎么说莲花是你的呢?

我是莲花池神,这森林里的莲花都是我的,枉费你是个修行人,偷采了我的莲花,心里起了贪念,不知道反省、检讨、惭愧,还敢问这莲花是不是我的!空中的声音说。

修行人的内心升起了深深的惭愧,就对着空中顶礼忏悔:莲花池神!我知道自己错了,从今以后痛改前非,绝对不会贪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修行人正在惭愧忏悔的时候,有一个人走到池边,自言自语:看!这莲花开得多肥,我该采去山下贩卖,卖点钱,看能不能把昨天赌输的钱赢回来!那人说着就跳进莲花池,踩过来踩过去,把整池的莲花摘个精光,莲叶全被践踏得不成样子,池底的污泥也翻了起来。然后,他捧着一大束莲花,大笑扬长而去了。

修行人期待着莲花池神会现身制止,斥责或处罚那摘莲花的人,但是池畔一片静默。

他充满疑惑地对着虚空问道:莲花池神呀!我只不过谦卑虔诚地采了一朵莲花,你就严厉地斥责我,刚刚那个人采了所有的莲花,毁了整个莲花池,你为何一句话也不说呢?

空中莲花池神说:你本来是个修行人,就像一匹白布,一点点的污点就很明显,所以我才提醒你,赶快去除污浊的地方,回复纯净。那个人本来是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再脏再黑他也无所谓,我也帮不上他的忙,只能任他自已去承受恶业,所以才保持沉默。你不要埋怨,应该欢喜,你有缺点还能被人看见,看见了还愿意纠正教导你,表示你的布还很白,值得清洗,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呀!

评:

什么是天空最美的时刻呢?

就是有几朵纯白的云横过天际的时刻。云的纯白,反衬出天空的湛蓝。

云不能太多,天会显得零乱;云不能太大,天会显得狭窄。

因此,天空最美的时刻,也正是云最美的时刻。

而人最美的时刻,是保持觉察的时刻。

(觉察)

在你抱怨老天不公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就没有一种更高的公道在支配着一切呢?

上帝的答复

汤姆是一名孤儿。2003年圣诞节,他在美国加州的塞尔西孤儿院给上帝写了一封信。

上帝您好!

您知道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可是,您昨天送给哈里一个爸爸、一个妈妈,而您连一个姨妈都不送给我。这太不公平了。汤姆

这封写有“上帝亲启”的信,最后被转到神学博士摩罗·邦尼先生那儿,他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门负责替上帝回信的特约编辑。

摩罗·邦尼博士接到汤姆的信,马上就明白了。哈里被人领养了,而汤姆没有,他还依旧被留在孤儿院。

如何答复汤姆呢?摩罗·邦尼博士知道,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找一家愿意领养孩子的人,然后秘密地办理领养手续,待一切办好之后,给汤姆回信,说:汤姆,我的孩子,我真有点疏忽大意了,像您这样好的孩子,是不应该没有爸爸妈妈的。明天我一定给您送去。

对于一个孤儿,上帝真的会这样答复吗?摩罗·邦尼博士心里非常矛盾。他想,对于一个从小失去依靠的人,要想让他知道上帝是公平的,绝不能用这种办法。经过深思熟虑,他给汤姆回了这么一封信。

亲爱的汤姆:

我不期望您现在就读懂这封信,不过我还是想现在就告诉您,上帝永远是公平的。假若您认为我没有送给你爸爸妈妈,就是我的不公,这实在让我感到遗憾。我想告诉你:我的公平在于免费地向人类供应了三样东西:生命、信念和目标。

您知道吗?你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免费得到的。到目前为止,我没让任何一个人在生前为他的生命支付过一分钱。信念和目标与生命一样,也是我免费提供给你们的,不论你生活在人间的哪一个角落,不论你是王子还是贫儿,只要想拥有它们,我都随时让您们据为己有。

孩子,让生命、信念和目标成为免费的东西,这就是我在人间的公平所在,也是我作为上帝的最大智慧。但愿有一天,您能理解。

您的上帝

评:神佛的智慧在于,把最宝贵的东西无条件提供给每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公道,真正的平等,也是生命的真实意义所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