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兰克王国之加洛琳(7)

查理变成皇帝这个过程,到底是在查理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利奥三世一手导演,还是查理私下和利奥三世通了气的阴谋,不得而知,也是历史之谜。根据史料,大部分人倾向于查理之前并没有称帝的意图,原因是他忌惮东罗马,毕竟东罗马才是罗马正统,他怕自己称帝得不到认可,徒惹嘲笑。

请大家复习《罗马帝国睡着了》,在东罗马帝国的第十三篇里,老杨说到,此时的东罗马是艾琳女王当政,罗马教廷不承认艾琳是罗马皇帝,当然东罗马也拒不承认查理这个西罗马皇帝,但是罗马帝国有个传统啊,西罗马皇帝要得到东罗马皇帝的承认才合法,眼下查理皇冠已经戴上了,东罗马又没有一个可以被所有人接受认可的皇帝,这个局面怎么解呢?只好先僵持着吧。

虽然东罗马不承认,西欧大部分地区可都认可了查理,即使是刚刚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还专门派人送了一头大象作为祝贺罗马帝国皇帝登基的礼物。后来拜占庭艾琳女王甚至愿意跟查理结婚,来解决这个僵局。遗憾的是,这一场东西合并,罗马再现的盛况因为艾琳女王被人推翻而没有实现。12年以后,拜占庭的皇帝才万般无奈地承认了查理的职称。

能征善战,信仰虔诚都是查理的主要优点,而最难得的是,作为一个蛮族、军人出身的皇帝,他对文化的重视是超乎寻常的。当时法兰克王国虽然国势强盛、疆域辽阔,可几乎是个文化沙漠,查理的臣民们大部分是文盲。查理专门在亚琛一带开设了学校,教这些一直以文盲当有型的日耳曼人看书识字,对于一些勤奋好学的贫家子弟重点提拔,还下令教会抄录和保留希腊和罗马的文稿经典,推广传播。查理皇帝的这一轮文化建设,甚至被有些人称为“加洛琳王朝的文艺复兴”。

文治武功,查理都算是千古一帝了,他被后人尊为查理大帝,而他治下的庞大疆域,经常被称为查理曼帝国。现在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甚至包括英格兰,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都说查理大帝是自己国家的英雄祖先,所以他又被称为“欧洲之父”。

查理大帝一生正式结婚有5次,品种流杂。法兰克人、伦巴底人、土瓦本人啥种族都有,大都出于点政治需要,其间最大的收获是,他熟悉好几门外语。除了有名有份的,露水情缘混过的女人还有不少,私生子就更加不计其数了。但因为他宠爱第三个妻子,所以这一支生的儿子才被认为是嫡出,有继承权。这个土瓦本女人也生了不少儿子,不过活到最后能继承大统的只有羸弱的小儿子路易。这真是个讽刺,法兰克只有巴掌大的时候,等着分家产的兄弟们还要排队,如今这么大一片领地,却没有人来分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