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兹的名单——一招吃遍天下(4)

这一下可是击中了要害。为了应付新一轮的挤兑风潮,庞兹只好大量兑换银行支票。与此同时,他一再向客户解释,自己成了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牺牲品,并向《波士顿邮报》索赔上百万美元的名誉损失费。到了8月份,庞兹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美国马萨诸塞州银行监督委员会下令关闭汉诺威信托银行,这对于庞兹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波士顿邮报》的记者步步紧逼,把庞兹以前在加拿大干过的勾当详细地进行了报道,甚至连当年的通缉令照片都公布了出来——照片上的庞兹可没有如今这样风光,绝对是他的真实写照。这不过是他走向末路的开始。几天之后,审计官员在检查账目时发现,庞兹的公司本身就是一大骗局!

庞兹最初用于投资购买邮资票的资金不过区区30美元,他就是依靠吸收新的投资,来偿还老客户的本金和高额利息——这也就是所谓的滚雪球效应。在S.E.C.公司账目上存在至少300万美元的亏空,公司就此宣布破产。查尔斯·庞兹被提请诉讼,罪名是利用邮政业务进行金融诈骗。此外,地方检察院还指控庞兹结党营私,涉嫌重大经济欺诈。庞兹本人也宣布破产,还有几十个投资者将他告上法庭,提请民事诉讼。后来,庞兹被法院正式逮捕,判处有期徒刑。他在监狱里度过了3年半后,获得保释。刚刚出狱,便又因为作奸犯科,被抓进牢房,后来,他再次缴纳保释金后,获得自由。再后来,警方再次发出通缉令。这一次,庞兹隐姓埋名,逃到了佛罗里达,这也是他惯用的伎俩。然而,他由于恶习不改,再次使用欺诈手段进行融资,采用60天200%的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来骗取钱财,被当地法院以涉嫌房地产项目欺诈罪,予以批捕。庞兹只好再次潜逃,却被警方抓获,这一次,他足足坐了7年监狱。刑满释放之后,他跑到了意大利,重新干起了临时工,勉强度日。1949年,人们发现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头身无分文地死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一家难民营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