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2)

我一呆,随即说:“可否能准了带我去?”

“我只问,你可愿意跟我去?”

“若是准了带我,我自然愿意。”

“当真?”他背对着我,一只手按在炕桌上。

“这还有什么掖着藏着的?自然当真。”我几乎要睡过去了。

“啪!”一个茶碗碎在墙上,我大惊,倦意顿消,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他已经转过身,一只手指向我的脸,微微颤抖,脸隐没在黑影里。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我却明明白白感觉到了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目眦尽裂的眼睛。等他终于不发一言地摔门出去后,我就知道,我那不快的预感已经开始兑现了。

这样的情况下,随扈的队伍里自然是不可能有我的了。为此我也禁不住哀叹自己命运不济,看不到塞外蓝天如洗,绿草如茵的壮观也就罢了,那所谓“发必命中,驰骤如飞”的十三特色也终究是无缘一见。十三,这个我甩不脱的宿命,竟是个时时让我哭笑不得的宿命。我变成他明媒正娶的妻,却又成日在硝烟弥漫中相处。之所以摒弃掉我原来世界的思维,顺从地呆在他妻妾成群的生活里,是因为我对情感从不奢望。我不要求这个时代能够理解我,我一直在学着理解这个时代。可到如今,周围反馈给我的,就只有一颗灰蒙蒙的心情,渐成粉末。

康熙出发后第三天,突然传回旨意,要德妃伴驾,德妃慌慌张张地收拾了一通就动身了,临走千叮咛万嘱咐,把熹慧和海蓝托给我。我心里冷笑: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是不是这里的人都嫌我活得还不够难看?

一把海蓝接回来,我就从府里各处调拨一共十个人,早晚三班倒,还弄了两个侍卫守在跨院门口,出来进去的人都要详细报备,正院的小厨房专门用来给她做每天的膳食点心。德妃留下了巧儿,我就把巧儿奉为上宾,全权负责海蓝的饮食起居。我琢磨着,只要找个玻璃盒子把她供起来,我就不信还能兴出什么新闻来。至于她回头要怎么跟十三汇报,我也不关心。

我自己每天都去找熹慧做女红,她画的花样子虽好,可是我笨手笨脚地也绣不来,而且帕子绣上那么好看的花我也就舍不得用了。于是我只绣字,熹慧特地找了一套全唐诗教我描字,我只管捡那顺眼的句子描了绣上。虽不见得好看,倒也有特点得很。而且瑾儿虽然只有三岁,话已经说得十分利落,捎带脚儿我们也就捡些简单的诗句教给她认。看着瑾儿两只手一边一个角拎着个小帕子,仰着头念“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我跟熹慧常常是笑得前仰后合。一个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轻松而快意。

一日傍晚,我回到府里,看见正屋里的几个丫头正在往屋里搬东西,各色的盒子大大小小一炕桌。丫头锦绣见我回来,忙回道:“回福晋的话,这些是爷差人先送回来的东西,都是热河办的小玩意儿,叫福晋捡着拿了,剩下的再分给别院。爷的车子明天就到。”

“不用,你们都敛起来,一并送到侧福晋院里去吧。”我看也没看就说。

锦绣答应着,叫那几个人一起收东西。我这才抬头,打眼看见一个小盒里放着一个紫檀色的物件,忍不住伸手拿起来看,原来是个野核桃皮刻的手工艺品。约莫一寸长半寸宽的大小,刻的是白蛇传的“风雨同舟”,神态动作栩栩如生。心下不禁暗暗称奇,想来那《核舟记》所讲也并非夸大,难得今日竟然有幸亲眼得见。端详了一会,还是盖上盖子交给锦绣一并拿走了。

第二天一早,喜儿从厨房端来一碗面条。我素来最不喜欢吃面条,不禁皱了眉头:“怎么想起来做这个?

“主子忘了?今日是主子寿辰,原就该吃这个。”

我一想,可不是么,今儿已是九月初十了,也只得勉强吃了两口,冷不防看见梳妆台上放着个盒子,我拿起来一开,果然是昨天那个核桃小舟,纳闷道:“这是哪里来的,昨儿不是一并拿走了么?”

喜儿看看:“噢,那是巧姑娘今天早上送过来的,巧姑娘还说,爷昨晚就回来了,主子已经睡下就没叫知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