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现身(3)

“说来听听。”叶添锦一付无所谓的样子。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

“哈,你要和我说印度洋海啸吗?你不会告诉我哪颗超新星大爆炸引起了海啸吧。”

叶添锦一付好笑的样子,倒让我放下心来。这说明他的确不知道高能粒子的事,看来在天文学界这也还是个秘密。

“你一定知道高能粒子吧,你说什么条件下宇宙里会产生高能粒子?”

“这个问题向来是个谜,宇宙中有大量的高能粒子束,大多数学者相信恒星死亡期时,离子云……”

“地球会产生吗?”我打断他的介绍问。

“那怎么可能!”

鱼上钩了。我笑咪咪地把梁应物告诉我的消息转述出来,看着叶添锦的嘴越张越大。

“这是真的吗,你不是在唬弄我吧。”

“当然是真的,我从特殊的渠道知道的。”

“好吧,告诉我那个角度。”

“不忙,我会和那幅图一起传给你。”事实上,我现在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角度。

回去之后,我给梁应物打了个电话,请他查一下那束高能粒子的发射角度,然后告诉我。这完全是当时灵机一动的联想,事后我也开始不确定起来,两者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我把图和角度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叶添锦,当然我告诉他,图上的符号请他自动替换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把两者连在一起的推想荒唐得可笑,那是没有任何立足点的想像,一时冲动,让我欠下叶添锦一个大人情,只怕还从此落下笑柄。

三天之后,我接到了叶添锦的电话。这不禁让我感叹灵感的奇妙。

“光脑二号找到了。”叶添锦第一句话就没头没脑,但我知道他在说什么,一下从座位上站起。

“真的重合了?”

“是的,就在你提供的角度上。如果那个方向有人观测太阳系,忽略冥王星,每隔五百三十六年,就会出现这样的图案。最近一次是九十一年前。不过我想这是不是巧合啊,原图的那些符号都很大,而真正星图中行星的大小按比例来说是极小的,我想还是存在巧合的可能。”

“太好了。”我一拳擂在桌子上,把办公室里的其它人吓一跳。

“终于有线索了,太谢谢你了。”我连声道谢。

挂了叶添锦的电话,我立刻把消息通知了梁应物。

“你想借用X机构的力量?”梁应物弹落烟灰,刚听见叶添锦计算结果时脸上的那缕讶意已经不见,此时询问的语气间,带着些戏谑。

“是的,虽然现在有了线索,但凭我一个人空想是不可能解开谜团的,只有靠X机构的实力才有可能。”

“就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

我一时语塞,对这件事我的确无比好奇,可X机构当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提供帮助。

梁应物见我被他问住,又道:“我想你可能对X机构的认知有些偏差。虽然这基本上是个研究现阶段科学架构外奇异事件的机构,但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情多着呢,每一件都足够让研究员们想破脑袋,所以如果不是正好符合研究的主攻方向,一般只会记录在案。所以我代我们档案部的同事感谢你为他们增加了一个案例。”

“一般只会记录在案?那怎样才算不一般?”

“如果对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当然会受到重视。你这能算吗,一个死了两千多年的外星生物留了张奇怪图案,就算真是太阳系星图又怎么样,有科研价值吗,有实用价值吗?”

“当然有!”我嚷嚷起来。

梁应物认为我在硬撑,笑道:“哦,那你说来听听。”

我本来并不理直气壮,被他一激,脑筋急速转动,偏要讲出些不一般的理由。

“那是不是外星人先不去管它,我们来倒推。地球不可能自然产生高能粒子束,所以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爪哇海沟内的高能粒子束就是人为产生的。我们假设高能粒子的作用是通讯,那么就代表那个方向上有一个繁衍出高智慧生物的星球。我在马哈巴利普兰遗迹里取得的图案,和高能粒子束射角方向观测到的太阳系星图相同,虽然叶添锦说石刻图上符号覆盖范围过大,存在巧合可能,但这个可能性是很低的。你说是不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