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世界上最芬芳的工作(1)

瑞士花钟,是由不同的花卉组成了一个绚烂的表盘,每种花卉盛开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就成为钟表的指针,以表示不同的时间。据说,当年花钟是完全没有时针和分针的,花卉盛开就是信息。我们抵达时所看到的钟表盘,还是有时针的。估计当年创立美丽花卉钟表的年代,人们对于时间的精度要求还不是很高,有个大概其就行了,现代人则不同,精益求精。在大自然的指示之外,只好另加了人类的注脚。这面花钟便左右开弓双管齐下了。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拍卖市场,我们起了个大早,乘坐公车向郊外赶去。实事求是地说,公车开了好半天,已经不是郊外,而是另外一个省了。

拍卖市场的门票,是每人4个欧元。我挺佩服欧洲人的这个设计,当初在建造花卉市场的时候,就想到了这将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建筑风格上,既照顾了拍卖市场的需要:庞大的库房、四通八达的道路、大大小小的拍卖厅、检测花卉质量的研究所……又在所有这些生产经营性场所之外,修建了长达数百米贯穿整个花卉市场的甬道。甬道类似高架桥,周围都有栏杆,可供游客们漫步花卉市场,从下向下鸟瞰整个市场的经营活动。关键的拍卖厅部分,则以透明的玻璃窗分隔,类似烤鸭店烘烤填鸭的对外操作间,所有过程清澈透明。整个花卉拍卖程序历历在目,游客们可一饱眼福。

从花卉甬道朝下看,映入眼帘的是巨大库房。一个个车厢满载着各色花卉,如同芬芳的彩色立体小房子,逶迤而来。我们先是忙着识别自己认识的花卉,惊呼着玫瑰、火鹤、菊花、百合、蝴蝶兰、满天星、非洲菊、大丽花……的名字,好像在招唤自己的老熟人。不过,很快我们就黔驴技穷,变成了哑巴。有限的花卉知识已然穷尽,五颜六色的花卉游行大军,还在兴高采烈源源不断地驶入,我们却再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向花卉们致歉!

据说在我们目所不及之处,还建有更大的阿姆斯特丹花卉库房。世界各地的草木佳丽们,都是半夜时分悄然潜进,在鲜花库小憩。稍事休息后,鲜花市场开张的时间就到了。鲜花就像新嫁娘一样,风姿绰约地来到这里,请众多买家们过目。

这里不兴隔山买牛电子商务什么的,一切都秉承古老的原则,眼见为实。每一车出售的鲜花,都要按部就班地驶入拍卖大厅,让买主一睹真颜。

鲜花市场的组织者,同步把鲜花们的倩影,即时传送到拍卖大厅的屏幕上,决定鲜花们命运的关键时刻真正来临。一朵花,是盛开在北京,还是怒放在纽约,抑或含苞在巴黎,凋零在开罗,在这个大厅里一锤定音。

其实,寂静无声。没有锤,只有频频闪动的屏幕。

屏幕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当时经过大厅的那车花卉的实景照片,配以文字,标明花的名称、数量、产地、供应商等资料。再有一个巨大的圆形钟,一根指针剧烈晃动。先是反向旋转,数字由大到小,转到0起点后,开始正向旋转,数字是由小到大。钟面并不是传统的12格,而是10格。随着指针的晃动,在一旁的屏幕上飞快地闪现着一些数字,呈不断消减的状态。当你还没有彻底看清楚的时候,钟面猛地归了零。一旁的大屏幕瞬即也归了零。然后,新的一张花卉艳照出现,一切周而复始地轮转……

大屏幕的对面,是拍卖现场,如同半圆形的会场,大约有几百席。这样的拍卖厅,遍布长甬道两侧,估计有几十个。

同行的小王是荷兰留学生,对花卉市场很有了解,说,交易过程的确非常透明,只是一般人闹不清这其中的秘密。我是自己花了80欧元,专请了一位深谙此道的导游引导了我一天,才把这里面的程序基本弄明白了。你看到那些椅子了吗?每个椅子上端坐着一个男人。在这里,世界顶级的鲜花市场,买卖鲜花的都是男人。你闻到空气的味道了吗?非常芬芳,这可能是世界上香氛最浓的工作。这个工作劳动强度特别大,非常紧张,而且需要当机立断,对人的压力极大。所以,几乎所有的花卉交易员都是男人。起码,我没有在这里看到过一个女人。每张椅子代表着一个席位,只有花卉协会的人,出资才可以享有这个席位。不是谁想来买花就能买的。在这个交易厅里,中国一定也有专用的交易号,只是我们现在不知道具体哪一个席位代表中国。一辆花车开过来,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相应的资料。操盘手们都很清楚这些花的来历。特别是对每车花的质量都有评估,你看,这车花就是"A"级,说明花的品质达到了某种保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