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1)

在民间的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双飞,形影不离。根据《尔雅》的记载:"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看来这传说中的鸟确有其踪。后来人们常常用"鹣鹣情深"来形容男女之间爱恋之深。白居易亦曾诗云:"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大概在诗人、词人的内心,都把"比翼鸟"看做爱情的神圣代表。

然而,世上当真能做到比翼双飞的男女又有多少,劳燕分飞或许更多,要么便是为了爱情失去更多值得珍惜的事物,落得"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的下场。不过尽管如此,仍有人飞蛾扑火般投向了爱情的烈火,纵使粉身碎骨亦坚持自己的决定。白朴在《墙头马上》里塑造的经典人物李千金,便有这样惊人的魄力和不悔。

《墙头马上》是白朴一生戏曲里的最得意之作,倾注了他的很多感情。剧中的主人公李千金,是洛阳官宦人家的小姐,刚过二八年华,小女儿的心事便由原来的红妆刺绣及玩耍转变为考虑嫁人的问题。

剧情是从李千金在某日趴于墙头向外张望开始写起。长年不出闺门的她,因为对外面的世界格外好奇,便爬上梯子登墙,看院外大街上的风景。心情略显惆怅的千金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唱道:

【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蛾眉系。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

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这段话是写李千金所住的园内情景:"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在李千金眼中,园内景物残破,途惹佳人不快。实则是佳人不快,才看不惯园内的风光。

就在她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见到一个俊美至极的书生骑马经过。两人四目相对,风拂过,掀起二人的发丝,勾勒出他们清新的轮廓,那一瞬间,他们彼此均感如沐春风。千金脸上一红,急忙从梯子上下来,躲在墙后。

骑马的书生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而是工部尚书裴行俭的儿子裴少俊,但千金并不知晓。裴少俊当时年过十八岁,墙头惊鸿一瞥,觉得千金貌若天仙,一时间心潮涌动,文思泉涌,便写了首诗,抛进了李家的墙内。躲在墙后的千金拾起诗来看了看,微笑着回赠一首抛出去。此后,两人的便常以传小诗的形势恋爱。以诗传情是古人常常采取的形式,像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就有类似的情景。

李千金的乳母发现二人偷偷恋爱,可怜他们爱得辛苦,便帮他们两个私奔。裴少俊遂把李千金偷偷带回家藏在后院,整整七年,裴家人都没有发现千金的存在。在这七年当中,李千金还为裴少俊生了两个孩子:儿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

许是天不从人愿,又或者事情早晚要曝光。端端和重阳在玩耍的时候被工部尚书裴行俭发现了,后者几番追问裴少俊,才知道他竟然早已暗结连理,便大骂李千金不知礼数,迫使裴少俊休了她。李千金据理力争,但裴少俊却拗不过父亲的威逼而休了她。痛苦异常的李千金唯有回到洛阳,却发现父母双亡,一时间悔恨不已,心念着"家万里梦蝴蝶,月三更闻杜宇。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墙头马上》第四折【醉春风】)想当初只顾着恋爱,可七年下来却落得被休的下场,父母又双双亡故,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万念俱灰下,她去了父母的坟前守孝,寻个清净。

时光匆匆流逝,大半年过去了,裴少俊中了进士,担任洛阳令一职,将父母接到洛阳,打算与千金再识前缘。但是千金那时早就断绝了复婚的念头。而且她痛恨裴少俊就那样休了自己,缘分已被隔断,还有什么可续,于是死活不肯答应复婚。

而裴行俭这时知道了李千金竟然是自己的旧交李世杰之女,便主动跑去跟她道歉,希望她再做自己的儿媳妇。千金被求得心烦,又看到自己的儿女抱着她的大腿不肯松开,无奈之下只好原谅了裴少俊。总之一切皆大欢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