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11)

信用扩张在起初阶段的确能够带来经济繁荣,这一点是真实的,但或迟或早,这种繁荣必然要崩溃,并且带来新的下跌。银行与货币的伎俩仅仅具有表面的、暂时的救济功效,长期来看,这些伎俩一定会把国家置于极深重的灾难之中。

困惑中的经济学

让我们回顾一下在金匠铺里的情形,最初始的货币是黄金,很快人们发现,更合理的是把黄金仓单当作货币,这样由黄金作后盾的黄金仓单就成为了货币。随后,随着金匠发放的贷款高于其持有的黄金,黄金仓单不再由黄金作为后盾了,其后盾为黄金支付的承诺,但是人们都不愿意用黄金仓单换取黄金。最终,理论上作为后盾的黄金数量如此之少,这样人们都清楚,货币供应的后盾不是黄金,而是承诺。

可以说货币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恩赐,少了它等于少了交换的一般媒介,可能就不会有真正的专业化,经济也无法从贫乏的原始层次获得提升。货币的最主要用途是未来的交换,它的价值在于“购买力”。购买力的变化才会改变人们对商品贵贱程度的评价,货币买不来幸福。

但在当今的社会中,货币、声望、权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货币是社会的测度,它的本质是信任,甚至是一种信仰。在一个不考虑时间的充满信任的社会里,货币没有存在的必要。交易要花费时间,信任是一种稀有商品。作为信任的替代品,被用作货币的商品可担此信任。

实际上,使我们富足的是商品,而土地、劳动、资本这些有限的资源限制了商品的充裕性,钱的加倍无法使这些资源突然出现,或许我们会一时感到自己富有了,但显然我们所做的只是稀释货币供给,由于大家急着花掉财富,这样,价格也会成倍上涨,结果人们还是会失望。换句话说,货币的增加稀释了它本身的购买力。最后,让我们在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这一章: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