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2)

我申请去盖屋顶,可他们不要我,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我寻找一份工作机会,从清洗汽车到任何事情,但结果令人失望。回到家里,每个人也都变得有些紧张,我们开始为一些蠢事而相互争吵,每个人都成天被囚禁在那个空间里,整个家庭气氛被破坏了……

可我们真正好奇的是,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的灾害不是来自于物质的失败,我们的工厂还和过去一样,机器仍然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可是工人们却失去了他们的工作。蝗虫并没有袭击我们,山洪海啸也没有光顾,战争也被我们遏制了……尽管我们变贫穷了,可我们脚下仍有大量的财富。正如美国胡佛总统曾经说过的:“尽管经济萧条,国家的基础资产并未受到损害,在许多地方,用于生产和分销的巨型设备和无可比拟的组织甚至比前两年更坚强。”经济学家解释说,大萧条真正的危害在于,破坏了人们对市场的信任,使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始关注经济的需求方面。

同时,我们也是幸运的,尽管灾难给人类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痛苦,但是,大萧条比任何其他事件都更有力地刺激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932年是大萧条的谷底,而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片土壤慢慢生长了出来。正是这次大萧条,促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今天的宏观经济尽管还处于争吵之中,实际上这反映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理解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它是如何对特定的政策和可能引起动荡的各种需求和供给的冲击做出反应。

所以,危机是不应该被轻易浪费的,因为它能转化成机遇。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在危机中不稳定地前行,这些危机不可避免地创造充分需求的问题。当我们一次次面对这些危机的时候,我们对于经济的理解就会一步步加深。即使在1929年的大萧条的时候,熊彼特在哈佛大学的讲堂上还是风度翩翩地说道:“先生们,你们在为萧条而担忧,这大可不必。对资本主义来说,萧条是一剂不错的清醒剂。”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关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和蔓延的机制,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相反,似乎这里存在很多不同的解释,每一种解释都来自于危机的一个不同方面,每一种解释都表达了复杂宏观经济现象的一个部分。人类对萧条进行解释的历史同时就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简短而又充满斗争的一段历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