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5)

在这里,我最关心的是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以及个人和组织的相互承诺和信念,还有由学习者组成的企业和事业机构所具有的特殊精神风貌。

心智模式 (mental models)。心智模式是决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假设、归纳,甚至就是图像、画面或形象。我们通常不能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例如,我们看到某个同事着装优雅,就暗想“她是乡村俱乐部会员”。而如果有人不修边幅,我们可能就感到“他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在各种管理工作环境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心智模式的坚固程度,比这些毫不逊色。许多有关新兴市场,或有关组织机构中对于过时的运作习惯的深刻见解总是得不到实施,原因就在于它们遇到了强有力的、隐蔽的心智模式的抵触。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初,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就理解了隐蔽的心智模式的广泛影响力,他们是做到这一点的第一家大公司。壳牌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成功[从世界七大石油公司中的最弱小者上升到与埃克森(Exxon)并肩称雄],是在世界石油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期[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诞生,油价和贮量剧烈变化,以及后来的苏联解体]。壳牌成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学习如何显现并挑战经理人的心智模式,并把这作为准备应对变化的修炼。80年代壳牌公司的集团规划协调人德赫斯曾说过,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实现持续增长,必须依赖“组织机构的学习,即管理团队成员看待本公司、竞争对手和市场的集体心智模式的转变过程。因此,我认为规划就是学习,而公司规划就是组织机构的学习”。3

心智模式的修炼要从省视自己开始-学习如何把我们内心的、有关世界的图像披露出来,让它们“浮出水面”,并严格仔细地加以审查。这项修炼还包括“富于学习性”的交流沟通:把对对方好奇的探寻(inquiry)与对自己想法的宣扬(advocacy)相结合,在有效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也开放自己的思想,以接受他人的影响。

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如果说有一种关于领导力的理念,数千年来一直给予组织机构以激励和启迪,那就是要有能力不断地分享我们所追求的未来图景。如果组织中没有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很难想象这个组织能够保持其在某种程度上的伟大称谓。这种使命,对IBM来说是“服务”;对宝丽来公司(Polaroid)是“即时照相”;对福特公司来说是“公共大众交通”;而对苹果公司来说则是“为(主流以外的)其余人设计的电脑”。4虽然类别和内容相差甚远,但这些组织都无一例外地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地凝聚在一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