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后宫之乱》16(1)

月儿将收到的最新消息禀报给了王皇后。月儿说,皇后娘娘,奴婢听说……话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王皇后说,听到什么了?月儿说,奴婢听说郑淑妃升任德妃了。王皇后被一口茶水呛到了,咳了几声说,啊?你从哪里听来的?月儿赶忙过来给她轻轻地捶背,边捶边说,这事宫里都传遍了。王皇后说,这么大的事,本宫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月儿说,奴婢听说是皇上趁着酒兴,就给她封了。王皇后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得想办法杀杀她的傲气。月儿说,她现在就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以后就更不得了。王皇后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月儿想了想说,娘娘是否还记得凤儿?王皇后笑着说,记得,当然记得,她现在在哪个宫?月儿说,她现在就在昭妃身边。王皇后说,你是说把她安排到德妃的身边去?月儿说,对,安排她去当管事宫女去,这样一来,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都可以掌握。王皇后说,主意是不错,不过,这总得有个由头吧,不然,会引起怀疑的。月儿说,宫女的轮换在宫中是很正常的,不会有什么不妥。王皇后说,那你就好好叮嘱一下凤儿吧。当天下午,凤儿便跟着太监来到郑德妃宫中。

气温骤变,李太后受了风寒,突然病倒了。王皇后先来给她请安。过了一会儿,万历皇帝和郑德妃也来了。万历皇帝说,母后,你感觉怎么样?李太后说,哀家只是偶感风寒,没有什么大碍的。万历皇帝说,儿臣让御膳房给你炖了点补品,让儿臣亲自喂你。李太后点了点头。王皇后把李太后扶起来,万历皇帝亲自喂她。吃完后,李太后咳嗽了一阵,说,皇上回去忙国事吧,有皇后守在我身边就行了。万历皇帝说,儿臣要守在母后身边。李太后说,哀家只要多休息一下就会恢复的。万历皇帝说,那儿臣晚上再来看母后。李太后挥挥手说,去吧,去吧。

回到宫里,郑德妃说,皇上可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万历皇帝想了想,说,什么日子?郑德妃说,今天是元宵节。万历皇帝说,哦,对了,今天宫里有灯会。郑德妃说,宫里的灯会有什么意思。不如,我们出宫去吧?万历皇帝说,不行啊,母后也要去看灯会啊。郑德妃说,你傻啊,太后不是病了吗?万历皇帝说,朕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郑德妃说,皇上准备就这样出宫?万历皇帝说,那还要干什么?郑德妃说,得重新乔装打扮,还要让东厂派些人暗中保护才行。万历皇帝说,还是你想得周全。郑德妃说,小顺子,宣张诚。

不一会儿,张诚来了。张诚说,奴才参见皇上,德妃娘娘。万历皇帝说,朕今天要出宫去看灯会,你去帮找些民间的衣服来。张诚说,奴才这就去办。几个时辰之后,张诚送来衣物。万历皇帝和郑德妃开始乔装打扮,看着彼此陌生而滑稽的样子,不禁相视而笑。

灯市很热闹,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郑德妃牵着万历皇帝的手,东看西看。小顺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眼神四处乱扫,生怕有一丁点闪失。突然,万历皇帝被后面的人推了一下,身子向前倾,不小心踩到一个人的脚。那人回过头,瞪大眼珠斥责道,你瞎了狗眼了?只见那人长得尖嘴猴腮,嘴里有两颗镶金的门牙,嘴角有一颗黑痣,上面还长着一小撮毛。万历皇帝正准备发火,身后的锦衣卫正准备抽剑,郑德妃马上打圆场说,对,对不起。那人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了?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郑德妃说,那你说要怎么办?那人说,你踩了我的新鞋,要赔钱才行。万历皇帝正要发作,郑德妃抢先道,你要多少钱?那人吐了口痰,歪着嘴说,十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如果少一个子儿,我就打断你的腿。小顺子说,你也太不讲道理了。那人说,你这个死娘娘腔,你算老几,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一边呆着去。郑德妃知道这个人是个市井无赖,便说,十两就十两。小顺子气得牙根发颤,很不情愿地掏出银子。那人一把抢过去,咬了咬,高高兴兴地买花酒去了。小顺子说,皇——老爷,要不要,修理他一下?郑德妃说,算了,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嘛。万历皇帝说,真没想到,一出来就碰到这样的无赖。郑德妃说,这样的无赖,在京城里随处可见,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