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另起炉灶

70多岁的拉瑟人老心不老。出了CBS,他转身走进高清晰电视网HDNet,推出每周播出一小时的新闻节目《丹?拉瑟报道》(Dan Rather Reports)。照拉瑟的说法,他“完全、彻底、绝对地控制节目内容”。有人在新节目的发布会上说拉瑟有偏见,拉瑟说:“我特别偏向新闻的独立性。”

要我说,这叫嘴硬。纵然拉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心,他的新节目也难成大气磅礴之势。电视的影响力在于它的观众群,高清晰电视网的舞台太小了,卫星和数字有线网用户加起来400万。而CBS可以把节目送进遍布全美各个角落的一亿一千多万户。

在新单位板凳没坐热,拉瑟又爆大新闻。2007年,他把CBS告上法庭,要求赔偿7000万美元。理由是,2005年他离开CBS晚间新闻主播岗位后,公司给他安排的工作太少,自己只好靠边站。拉瑟认为,CBS这样做不但损害了自己的名誉,而且让自己失去了在ABC、NBC或者CNN找工作的机会。拉瑟不断向媒体放风,一旦官司打赢了,赔偿金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我揣摩拉瑟的内心世界,他老人家一定是借此发泄内心愤恨,想通过打官司制造舆论,抨击那些屈服于政治压力的软骨头,比如CBS的老板。

拉瑟的官司打了3年,费力不讨好。2009年9月底,纽约州最高法院驳回诉讼请求。拉瑟不服,决定上诉。2010年年初,终审判决依旧是拒绝受理。拉瑟白白破费了几百万,落了一个无果而终。官司没打赢,拉瑟还嘴硬。他说:“做这件事情之前,我考虑再三。输赢无所谓,该争的一定要争。这件事情就值得争。”

拉瑟的这股劲头,让我想起了台湾的李敖。李敖叱咤风云,看见不顺眼的就骂。当年,他因言惹祸,进了国民党的监狱,看守规劝他识时务:“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搞斗争都是组织对组织,你个人跟组织斗,能有好下场吗?!”规劝的结果是,李敖跟国民党宣战。一个人跟一帮人斗,凶多吉少。这个道理,我估计拉瑟清楚。但是他骨头硬。

拉瑟骨头之硬有据可查。美国名记者不少,但是跟总统对着干的名记者不多,然而,拉瑟却敢跟两代布什总统对着干。1988年,拉瑟采访正在竞选总统的老布什,两人在直播采访时居然吵起来了。拉瑟咄咄逼人地质问老布什,美国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出售军火,你跟这件丑闻有什么关系?老布什大为光火,发起反击,责备拉瑟不好好工作。拉瑟没想到让老布什揭了短,一时语塞,十分尴尬。那是在1987年,CBS直播的网球赛,眼看要冲掉晚间新闻,拉瑟一怒之下,甩手不干了。结果网球赛提前结束,100多个CBS附属台眼巴巴地等了拉瑟六分多钟。也就拉瑟能干出这种事,换了别人,早被开除了。不过拉瑟的辩解振振有词,娱乐难道比新闻重要吗?!

跟老布什冲突过后,拉瑟赢得了许多新闻工作者的赞扬。总得有几个敢问敏感问题的硬骨头,不然要记者干吗?!实事证明,老布什的确卷入了丑闻。拉瑟的勇敢用对了地方,但是,后患也不小。老布什当总统后,拒绝接受拉瑟的采访,小布什上台后也不理他。因此,拉瑟采访过自爱森豪威尔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而布什父子却不在其列。这大概是骨头太硬的代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