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是有根据的

我们前面讲过,刘邦此次进军西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集合了这么多优势因素,彭城之战刘邦怎么会输得如此狼狈不堪呢?

一是楚军士气高昂。这回轮到楚军群情激发了,被汉军杀到了家门口,占了国都,一向凶悍的楚军颜面尽失。收复失地,驱逐入侵者成为楚军上上下下的共同目标,人人都铆足了劲,要跟刘邦玩命,队伍凝聚力可想而知。再加上项羽这三万人,数量虽少,可都是精兵,战斗力强,打起仗来极为勇猛。两军相逢勇者胜。楚军以满怀“愤激之气”的精兵进攻,汉兵以“怠惰之卒”应战,胜败自有公道。

二是项羽指挥得当。项羽这一仗指挥得相当有水平,他没有动用大部队,只带了三万精兵出征,以免打草惊蛇。选择的攻击方向又是刘邦最为懈怠的彭城以西的萧县。在刘邦看来,这片区域是汉军从函谷关杀到彭城的必经之地,同时离齐地最远,汉军出兵易,楚军进兵难。项羽料到刘邦会这么想,偏偏就选择了这个最不可能的路线向汉军发起进攻。效果很明显,汉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项羽进而一鼓作气,先战萧县,再战灵壁,打得刘邦丢盔卸甲,不惜弃子逃生,成为后人垢病刘邦的一大污点。

三是汉军谋士皆无预见。彭城大战的时候,刘邦手下的张良、陈平等谋士全在营中,这几位都是历史上杰出的谋略家,他们对项羽兵出萧县也毫无预见,都认为项羽大军深陷齐地,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萧县进兵。由此看来,人无完人,天才也有犯错的时候啊。

但张良早先不是辞归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呢?事实上,在得知韩王成被杀后,张良就秘密回到刘邦帐下,并被封为“诚信侯”,跟随刘邦东征伐楚(复以良为诚信侯,从东击楚)。

还有陈平,本来在魏王手下干活,干了一阵子觉得没前途,便投奔了项羽,任职都尉。早前殷王反叛那会儿,陈平帮项羽平定了叛乱,才被拜为都尉,赐赏黄金。后来刘邦攻下殷地,殷王降汉,项王一怒之下便要杀掉之前平定殷地的将领们。陈平害怕,便封好受赏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偷偷逃归了刘邦。刘邦任命陈平做了都尉,这在军中引发了不少议论,刘邦听到后反而更信任陈平,让他随自己一同杀入彭城,结果被项羽一巴掌打回了原形。

那么韩信呢?这么关键的时刻,他到哪里去了呢?《史记·淮阴侯列传》里说:“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韩信为何阻止不了项羽?史载不详。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韩信在彭城不可能独掌兵权,最终的权力还是在汉王刘邦手中的。

四是刘邦盲目乐观,疏忽大意。此前刘、项双方从未交过手,刘邦对项羽的用兵风格只能从传说中略知一二,并没有机会亲身领教。这次攻入彭城,一路太过顺利,刘邦由此对项羽等闲视之,觉得这个西楚霸王也不过如此。何以见得呢?你看刘邦自入彭城之后,日日饮酒高歌,寻欢作乐,俨然没把项羽随时可能反攻之事放在心上。要知道此时楚军主力正在齐地战场未归,一旦归来,岂能轻饶你刘邦?这可不是鸿门之宴,三句话一忽悠,就能蒙混过关的。

除了戒备状态严重不足以外,还有一件事也说明了刘邦的懈怠与大意。其实刘邦这次杀到彭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家人接到身边。之前身在关中之时,刘邦曾派人到沛县接过家人,结果被项羽的军队堵了回去。这次攻入彭城,本来有的是机会接回全家老小,结果一不小心兴奋过了头,竟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彭城大败后,刘邦逃命时才想起家人来,虽然冒险拐到沛县,可惜为时已晚,只遇到一双儿女,父亲和妻子全落到项羽手中。若是刘邦能心怀戒惧,怎会不顾父亲、妻子、儿女的安危,只顾自己天天“置酒高会”呢!

五是诸侯联军有组织无纪律,精神涣散,凝聚力差。刘邦从“和平解放”南阳郡后,便尝到了联众制衡的甜头。此次出关伐楚,他仍然采用了建立统一战线的方法,联络了五国诸侯,组成伐楚联军。至于这五路诸侯都是谁,史书说法不一,这里我们取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殷王司马卬和赵王歇之说。

河南王申阳在汉二年降汉,其封地改为河南郡;同年,刘邦派韩王信攻打韩王郑昌,郑昌战败投降,刘邦改立韩王信为韩王;随后,刘邦渡过黄河,魏王豹降汉,并随刘邦俘获殷王司马卬。这四路诸侯倒是很容易搞定,唯独这个赵王歇,让刘邦颇费周折。

刘邦伐楚之前派使者通报赵王,希望他能参加伐楚战争。掌握赵国实权的陈馀开出交易条件:刘邦杀了张耳,我才出兵。张耳原是刘邦老友,被陈馀夺了常山之后投了汉。刘邦左思右想,决定用掉包之计先把陈馀忽悠住,于是找来一个长相酷似张耳的人,取其首级打包送到陈馀处。陈馀“验明正身”后同意“遣兵助汉”。

刘邦组织起的诸侯联军,代价小,时间短,见效快,人数多达五十六万之众,兵力之众自不待言。但是,这种临时凑到一起的队伍,最大的弱点便是缺乏凝聚力。五国诸侯各有建制,本来就难以统一调度。一旦受挫,只要有一路兵败或出逃,整个联军就极容易全线崩盘,迅速溃散。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六是骑兵奔袭步兵难逃。项羽率领的“精兵三万”到底是个什么概念的兵种?史料中虽然记录得不尽详尽,但我们也能大致了解到:这三万人马尽是楚国骑兵精锐之师,所以项羽才得以远程奔袭,以少击多,从这一点上来看,带领几十万步兵作战的刘邦,不仅吃了人的亏,还吃了“马”的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