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绕不过去的“121”(3)

一想男人这个词,林雅雯就偷偷笑了。有人说,她所以在厅里起步快,势头猛,完全沾了男人的光。林业厅是个男多女少的单位,尤其年轻女性,这些年补充进来的就更少。除科技处外,其他几个处,已经有十年没进过女同志了,更别说像林雅雯这样既青春又漂亮拿得起放得下的女大学生。这跟林业厅的工作性质有关,林地全在险山恶水处,距离中心城市很远的地方,女同志工作自然没有男同志方便。有时下一回乡,进一回山,来回得两个月时间,这且罢了,关键是到了林区,你得吃在山里,睡在山里,还要学会跟野生动物打交道,让狼叼走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女同志一听这些,早怕了,哪还敢主动往这跑?林雅雯当时也是不知情,一听是搞科研,想也没想就来了。来了才发现,这儿所谓的科研,跟她理想中的科研有很大距离。不过让她宽慰的是,这里的人不错,同事包括领导对她既照顾又怜爱。拿老祁的话说,好不容易盼来一朵花,能不好好爱护?

花自然是溢美之词,不过,也不完全是恭维,林雅雯从老祁他们的眼神中能感觉出。男人在女性面前,是格外做不了假的,特别是年轻女性,特别是有点姿色还有点学问的年轻女性,男人的眼神只要一搁你脸上,就知道那眼神里流淌着什么。林雅雯暗暗得意过,也提心吊胆过,好在,这么多年过去,除了幸运,别的都没降临。她这朵花,被这帮中年男人,浇得茂盛似锦。好似绿叶丛中一点红,格外招人注目。

当然,眼神是送不来前程的,哪怕暧昧的眼神,哪怕含有某种动机的眼神,它只能算是行进路上送给你的一股春风,让你不感觉累,不感觉枯燥。林雅雯清醒得很,从不敢拿这些做资本。女人可以拿姿色或年龄做小武器,从男人那儿多获得一份呵护,这就够了,真够了,如果拿这些做炫耀,或者把它当成一面墙,竖在那里,就很危险。只有可爱的女人,才让人感觉出漂亮来,如果姿色成为一把剑,男人们躲都躲不及。这是早年读小说时,林雅雯记下的一段话,原话记不清了,意思,却牢牢刻在心里。

闲话少说,林雅雯真正走上沙湖县长这个舞台,原因有两条。一是公开下派前,省委组织部、省妇联联合举办了省直机关年轻女干部下派公开竞聘考试,林雅雯以骄人成绩拔得头筹,接下来的现场答辩,她又以完美的口才和独到的见解赢得考官们的好评,从而让考官们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她。另一个缘由,跟一位男人有关。

林雅雯总是能讨得男人缘,没办法,谁让上苍给了她一副精致的五官又把一颗宽阔而又柔软的心灵安在她的体内,这样的女人,要是不讨男人喜欢,上苍都有点遗憾。

男人叫司马古风,省委党校老师,一个老头子,有点怪才。林雅雯跟司马古风认识,是在那次青年女干部培训班上,司马古风给她们授课,讲的是领导干部艺术,这是一门既抽象又敏感的学问,尺度把握不好,容易走极端,要么成为干巴巴的教条,机械而生硬,要么,就会讲成庸俗的权术。司马古风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上论五千年官本位文化,下陈官场痼疾,既坚持了原则,又把领导艺术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妙趣横生,深受学员喜欢。林雅雯是课堂上最积极的一位,常常就现实中的敏感问题向司马古风发问,司马古风则每每巧妙作答。三个月培训,师徒二人结下了不解之情。司马古风善交朋友,按他的话说,他的朋友遍布天下,上到省委高官,下到乡镇干部,但凡有思想有见地的,都能成为他司马古风的好朋友。这次选派年轻女干部下基层锻炼,省委为示公正,考核完后,又特意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及社会知名人士对下派对象进行民主测评,司马古风一看有林雅雯的名字,毫不犹豫就为她做宣传,凭着司马古风的影响力,民主测评中林雅雯得了最高分。三个高分加起来,林雅雯到沙湖县担任县长,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万事并不像预想的那么美好。如果说,没来沙湖县以前,林雅雯还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话,到了沙湖她才发现,基层工作,远不是她想像的那样。下面为官,跟原来坐机关,完全是两码事。在沙湖县的这两年,她经历的,看的,耳闻的,还有亲手处理的,都是蹲在上面没法感受到的。原来她还以为自己有从政经验,善于沟通,有亲和力,应该能应对复杂局面,哪知跟基层的同志一比,她那些经验,简直就是小儿科。她认为非常管用的沟通方式,在基层压根不起作用。两年里她栽过跟头,碰过壁,受过伤,流过泪,甚至一度灰心得都不想干了。是司马古风等人的鼓励,又让她坚定了信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