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吃洋鱼”的时来运转(2)

面对人们对民生银行抄底失败的质疑,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的回应是,联合控股股价下跌会降低后期的收购成本;同时,民生银行收购联合控股股权为长期战略,而非炒股,随着民生银行概念的进入,联合控股的股票升值到四五十美元也没有问题。

不管如何,从账面上看,民生银行收购联合控股亏得一塌糊涂,民生银行究竟是抄底成功还是死在了半山腰?这要等到经济彻底恢复后才能见分晓。

金融危机肆虐之际,我们反而频频收到中国企业从海外传来的并购捷报。2009年1月8日,美克国际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资产收购方式收购Schnadig净营运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及相应的债务。”其中,有形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及厂房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主要是指Compositions、Schnadig、 Karpen、International Furniture四个品牌和销售渠道等。此次并购预估价约为894万美元左右。

金融危机是把双刃剑,在为出口企业带来海外市场萎缩噩梦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并购风险和成本。有些企业,瞅准了机会,在“小”与“大”之间的转身,只是一瞬间。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走出国门,化危为机。从2008年11月底到12月初,山东民企舒朗公司一口气以低价收购了欧洲四家纺织服装企业。若不是胸有成竹,舒朗公司也不会贸然出海。2007年,舒朗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润1?36亿元;2008年前三季度,舒朗公司再续辉煌,又创造了利税1亿元的神话。有了殷实的家底撑腰,舒朗公司才敢玩“并购连环局”。一直想搭国外品牌顺风车的舒朗公司,之前因成本太高、门槛太高而只能望洋兴叹,而经济危机使舒朗公司仅花1亿元人民币就抄底了在危机前值3亿元的资产。在舒朗公司董事长吴健民看来,他们的买卖赚大发了,“这次经济危机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收购成本的低廉,是我们平时所不敢想象的。比方说,人力资本,我们原来在欧洲如果请一个设计师,年薪不会低于五万到十万欧元的,但现在要价才两万欧元。”

欣喜若狂的远不止舒朗公司一家,中国军工企业甘肃星火机床公司、263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先锋软件集团也在海外抄得喜笑颜开。

中国军工企业甘肃星火机床公司以200万欧元拿下了法国索玛公司81%的股份,以80万欧元就得到了全部技术。若在平时,80万欧元恐怕连一台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都买不到。同时,甘肃星火机床公司还出资100万欧元收购了利安公司25%的股权,这也是极低的价格。这些平常在西方千金难买的技术,却因经济危机而被以腰斩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贱卖,甘肃星火机床公司高兴得两眼放光。

2008年12月16日,263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263”)宣布,263将以逐步注入资金的方式与美国电信运营商iTalk Global Communications进行战略合作,最终将获得该公司50%的股份。在263看来,作为美国第三大网络电话运营商,iTalk Global Communications是块香饽饽,占有30%的华人家庭市场,每年净利润高达2000多万美元,毛利率也在50%左右。

2008年,南昌先锋软件集团用1750万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美国陷入资金困境的赛科信安40%的股份。南昌先锋软件集团有关负责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想要收购这家公司,最少得花2亿~3亿美元。我们正是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去‘抄底’,成功收购这家公司。”

经济危机的巨大魔力在于改变了中国企业在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可以随意在国外的沃土上“跑马圈地”。只要“中国的鱼”财气十足,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洋鱼”吃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