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执法(4)

在谈话开始前,江天养和曹胖子先把自己的记者证递给了那名宣传干事,让他利用网络核验身份。

宋万友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假记者一般都是千方百计不让我们验,真记者都是主动要求我们验,你们是真记者,我不用验了!”

江天养把脸一板,郑重其事地说:“不敲几下,你不可能知道一个人或一个西瓜的好坏。当然,看瓜直接敲开瓜就行,看人就需要敲键盘了。还是验验吧,名正了,言才能顺嘛!”

很快,两人的身份资料全部从中国记者网上被调了出来,而就在调取两人的身份资料时,吴国光和宋万友都显得有些不自在。

核验完记者证后,吴国光先开口说了话:“首先,我谨代表我们交警支队,对北京赶来的两位《中国法制观察周报》的记者表示欢迎,同时也诚恳地接受你们对我们的舆论监督!”

江天养笑呵呵地听完吴国光的开场白,转过身凑到曹胖子的耳朵边低声地说:“这几句话是咬着后槽牙说的吧!”

曹胖子正在喝水,听完江天养的话呛了一口,猛烈地咳嗽起来。

宋万友在一边看出来,眼前这两个记者完全没把他这个新闻处长和吴国光当回事,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好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着正说得唾沫横飞的代理交警支队长。

吴国光接着简要地介绍了L市的市区范围、交通流量及随着城区面积扩大所带来的警力不足的困境,随后又诉苦目前通过正规渠道招考交警难的局面,最后才委婉地说出了支队招募了大量合同制民警的无奈之举。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编故事。”江天养打断了吴国光的话,“这些民警的工资是不是就完全依靠罚款?”

吴国光尴尬地看了看宋万友,而此刻宋万友也正注视着他。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对,我们在保证日常交通设施维护费用的同时,省下来一些钱给他们开工资。”

“你们招募合同制民警的做法是不是和公务员法以及警察法相违背?”江天养不紧不慢地问。

吴国光勉强地微笑着点了点头:“确实是有些违背,但是如果通过正规公务员考试,我们根本招不上来人。大凡能通过公务员考试的,谁愿意放着办公室不坐,跑到路面上当交警呢!”

“那么那条国道的设计时速是多少?”江天养话风一转。

吴国光一时无法回答,只好再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宋万友。宋万友这才开口接过了话头:“这条路的设计是由交通部门设计的,不是交警队设计的,所以他们也不清楚。”

“但是车辆限速是交警队作出的规定吧?”江天养说着从随身的背包中拿出了一份打印好的文件,那是L市交警支队公布在网络上的全市主要道路限速表,其中对于那条国道的限速一栏清晰地记录着:“80K/H。”

“为什么我们在路上看到的限速标志是40呢?为什么那个标志被隐藏在树阴里呢?为什么对于本地车辆和过路车辆的处罚不一样呢?”江天养一连抛出了好几个问题,随后他回身冲着曹胖子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吴国光和宋万友都尴尬地看着江天养,直到曹胖子心领神会地拿出香烟递给江天养,两人才回过神来。

眼见着再谈下去,吴国光就会被江天养堵到墙角无法应对,宋万友哈哈笑着站了起来:“两位小老弟,从年龄上算,我比你们都大,就当一回老大哥。我说都这么晚了,我在家还没吃饭就被叫了出来,估计你们也都没来得及吃饭吧,要么咱们先吃饭,边吃边聊你们看怎么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