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说话走板儿胡松华(1)

上高一的时候少年反抗期,弄了一勺氯化钙倒在老师的茶杯里,老先生一倒开水两眼发直――今儿这个茶怎么直冒泡啊?

按理说冒完泡你再喝不就结了?这老先生性格比较轴,两眼发直以后就是一通调查,调查的结果就是那年家长会后把萨娘留下了。其实不仅是萨娘留下,其他“问题少年”的家长扣了一溜,都等着挨训呢,只是萨这个情节比较特殊,所以先谈。

问题是都在一个屋里,说孩子的事儿,一帮家长都听着,多不好意思。萨娘本来就脸皮儿薄,心中不禁恼怒,急着对付完了就准备回家找萨的晦气。

她刚起身,下一位家长就急三火四地凑过来,等着听训,既然留下了,他家的孩子肯定也没干好事,但这位并不肯乖乖地听,上来就高声大嗓地嚷上了:“老师好,我们家××没干这种没家教的事儿吧?”

萨娘这个气啊――谁没家教?我这还没出门呢,这是谁说话这么走板啊?忍不住抬眼狠狠瞪了这家长一眼。萨娘也是人民教师的干活,那一眼瞪得深入骨髓,这位家长本来背对着萨娘,愣给瞪得转了过来,大概这才意识到自己这句话说得不对劲儿了,赶紧陪上笑脸一点头,意思是我错了。

萨娘可是愣在那儿了――?,这不是唱《阿诗玛》的胡松华么?!

一点儿不假,胡松华的女儿小胡就是萨的同班同学,这一次把老胡扣下好像是因为她“唆使同学早恋”,罪名一点儿不比萨轻!

其实小胡这人绝对不是坏孩子,她为人豪爽热情,大有其父之风,吹拉弹唱样样来得,都说胡松华唱歌好,还会唱京剧,听的人不多,可小胡的确能唱很不错的京剧段子,看来应属祖传。这次出事纯属为朋友两肋插刀,怪不得她。

我们高中那个班学生特招的比较多,颇有些来历古怪的家伙,但小胡绝对是个有特色的,因为她常有些超前的举动,比如身为中学生却总是很优雅地戴一条闪亮的银项链,或者谈些走穴被人家扔西红柿的故事,这种另类的举动总是会招来不少的追随者。小胡豪迈起来常常出语越轨,记得有位男生娘娘腔,老往女生堆里扎,和女孩子讨论化妆之类的问题,把小胡惹烦了,居然冒出一句――一边儿去!再来凑合我把你裤子扒了……一时舆论大哗。

虽然如此,学校对小胡相当宽容,基本是说服教育为主。为什么呢?嘿,每到我们学校有个大型活动,动不动就能弄来几个胡松华这样的大腕出场,那就是因为扣着他家小女在手啊。这也说明胡松华爱孩子,而且为人热情。

不过,萨娘说胡松华说话走板,这我也没意见,因为萨也有一点同样的感受。

因为女儿的缘故,胡松华经常来参加我们学校的一些活动,用现在话说,特约嘉宾么。当时中学里正盛行辩论比赛,人大附中也不免俗,组织了辩论大赛,决赛的时候,请了不少家长来观阵,胡松华也在其中。

比赛进行得激烈热闹。等到裁判评分的时候,老师们就请家长们说说看法意见,当时的辩论题目是“做专家好还是做多面手好”,胡松华就站起来了,说我讲一点儿看法。

老胡首先是表扬了双方的参赛热情――真有点儿鼓动性呢,然后才说自己的意见――我的看法啊,还是专比较重要,比如我们团里,你或者歌唱得好,或者舞跳得好,都会有成就的,你要是会一点儿唱歌,也会一点儿跳舞,还会一点儿乐器,那……那你就只能去敲三角铁了――那还能有什么出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