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从众投资:"随波逐流"的秘诀(3)

1.心理因素

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采取行动;二是根据群体规范、领导意见或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愿制定行动策略。由于随大流、人云亦云总是安全的、不担风险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心的冲突。

股市的变幻莫测会对投资者产生无形的压力,使投资者与多数人接近,以免产生孤独感。因而投资者很难不受投资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感染与影响,真正做到“特立独行”。例如,有的股民事先想好去抛售股票,但一到人气沸腾的股市之中就变得迟疑不决,似乎在这种情形下抛售股票很不光彩。如果看到股票抛售者较多,他就会变得坦然一点,因为大多数人和他一样。

2.人气因素

股价指数时刻变化,股民追涨杀跌,买进抛出,形成了股市人气。如果多数人认为股价将上涨,则会形成多方逼空的态势,股指将创新高。在此情形下,大多数股民,特别是散户,往往盲目从众跟风,为股价上涨推波助澜。反之,股民盲目从众跟风抛售,也会加速股指下滑,甚至引起股价“跳水”,可见,股市从众是股市动荡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3.风险因素

股市永远是收益与风险同在。由于大多数股民有过被套的切身体验,因而投资入市时谨小慎微,往往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只好追随大多数人的操作,力求稳妥,避免被套。

4.行情因素

纵观股市的波动,有三个行情阶段最易引起投资者的从众行为。一是上涨期。此时股市人气旺盛,一片利好景象。身处其中的股民被市场强烈的购买意愿所感染,于是群起跟风,盲目跟进。二是下跌期。股民人心惶惶,此时的盲目从众会导致群体溃逃,割肉清仓。三是盘整期。此时行情难测,股民们迷茫不安,也易产生从众行为。

股民如何克服从众行为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但地狱并没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苦难。

对于幽默故事,人们可以一笑了之,但股市的盲从行为往往会造成“真金白银”的损失,到那时恐怕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目前,不少投资者乐于短线跟风频繁操作,而血本无归的例子也不乏少数。“5·30”大跌就让许多跟风炒作垃圾股的散户损失惨重,许多人至今仍未解套。这对新增的股民来说,无疑是“血淋淋”的警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