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股市的四大从众效应(8)

证券投资市场的狂热效应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指出,在股票市场上,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人们对股票公司投资前景的展望,而是他们对股票在下一期出售时能卖出高价钱的短期考虑。这种情况下,股市投机者的行为受投机幻觉的支配。虽然投机幻觉迟早是会破灭的,但是不利用这一幻觉似乎又是愚蠢的。于是,股市经常会上演一幕幕从突然暴富到忽而破产的悲喜剧。但是在这种悲喜剧中,总是有很多人投身其中,并能持续很长时间。

股市狂热时的投资诀窍

面对轮涨的股市热潮,不少投资者都起了追涨之心,哪怕涨得离了谱,也一个劲儿地追涨,似乎这样才能获利。其实,股票市场主力之所以能将股价拉高出货,利用的就是投资者“见涨心动”的狂热贪婪心理。

在股市狂热时,如何既不坐失赚钱良机,又不至于被高位套牢呢?以下是股市冲向高峰之际应该注意的几点:

1.股价暴涨,宜减量持仓

此时,投资者切忌加码操作,更忌高档追价,抢涨卖跌。有的人见到股价大涨特涨,后悔当时“低价”未跟进,于是追逐正在大涨的投机股,于是主力庄家便选择筹码较少的股票,随心所欲地拉高,并一面扬言轧空,或宣布高不可攀的目标价位,一旦有投资者跳出来“吃饵”,主力庄家便一股脑儿地把股票全倒出来,最终结果往往是主力庄家获利而去,而投资者却以高价换取一些低涨。

2.逢高出脱后,不宜再高价抢进

拥有低成本的股票,固然可以坐等高价,逐步出脱,但涨幅已高的股价,纵有再大的利多出现也不宜介入。如市场的主力庄家将操作的题材(多半属于远不可及、不知何年才能实现的消息)夸大渲染,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很“机密”地让整个市场都晓得,然后再定一个离当时价位距离较远的“目标价位”。投资者一旦对此怦然心动,大胆购进,便成为市场主力的“轿夫”。

3.注意卖出信号,及时采取了断措施

股价高档震荡难免,但如出现较大震荡后,逢高宜出。“量大价下跌或量大价不涨”,如出现在股价涨幅已大之后,应该果断出脱以保住战果。投资者应该知道,股价上涨必须量增配合,但股价大涨以后出现的大成交量绝非好现象。

4.利多消息频频出现的股票宜出不宜入

当好消息见报,股票往往处于高价圈了,好消息不停传出,就是知道内幕的有心人出货的良机。对消息的判断分析,应该有理性的态度,要明白有暴赚也有暴亏的道理,不稳定的股票,尤其是长年业绩不好、近年业绩大幅好转的股票,不宜以其短期获利能力估算价格,更应防范被所谓“大股东蓄意制造利好消息”所迷惑。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