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主持人与天气的对话(9)

记得,刚刚到达贵阳的当晚,我看到了本应是一年中最繁忙的贵阳客运站的异常冷清;由于电网瘫痪电力供给有限,一大早我们借助烛光第一时间报道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全市停电的消息。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我第一次认识了汽车防滑链和它的重要性(由于道路结冰严重,当地所有上路的汽车都必须带上锁链);

我第一次经历了要依靠麻绳或毛巾才能行走的无奈(不光汽车需要防滑,如果不想摔跤,人也要借助麻绳或毛巾系在鞋上来加大摩擦);

我第一次“欣赏”到马路边上的树木花草的“冰雕”,随处可见(严重的冰冻天气让地面上的一切都裹上了厚厚的冰层);

我第一次采访了一位脚踩麻绳、为了买蜡烛走了几里路的年过七旬的老婆婆(由于经常停电,当时蜡烛脱销);

我第一次采访果农,看到了大片等待成熟上市的青涩草莓和果农眼里的焦急(由于低温寡照,大片需要阳光的草莓面临烂在地里的威胁),等等。

这一切,让我真正体验和认识了我在节目中经常提到的“冻雨”是什么,它的出现对当地的老百姓又意味着什么。我想,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才是彻底改变浮于纸面、隔靴搔痒的天气播报的良药。当然,要在节目中说出掷地有声、感同身受的“气象语言”,还亟待我们更多的感受和体验、挖掘和思辨。也许,一份预报的准确率不由主持人左右,但一份准确而人性化的天气播报却取决于主持人本身。也许,一次尝试不能一下子逾越观众与节目之间物理、心理的空间距离,但如果不做,就一定不能得到观众的那份“想到心坎儿上”的感动。

记得在一本书里,作者把电视观众比做上帝,电视就是上帝的餐桌,而电视节目就是餐桌上一道道的菜,我们呢,无非是做菜的厨子和伙计。我很认同这种比喻,谁都不愿意吃自己不愿吃的菜,谁也不愿意每天只吃一种菜。要想让上帝满意,我们这些厨子、伙计实在应该换位思考!也许《天气预报》节目不是上帝每天最重要的营养大餐,但希望它是一份令上帝感动的餐前或饭后的小点心。

踏上气象路

冯殊

2006年6月,大学毕业,选择了留在北京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