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现代的先进农耕技术

 

地震引发洪水淹没蒂亚瓦纳科城仅仅是个开端,这个地区众多大规模的地质变动加速了这个城市的毁灭进程。起初的变动造成湖水暴涨、溃堤决坝,一片汪洋,但是随后走向反面。的的喀喀湖水渐渐降低,湖面渐渐缩小。年复一年,湖水一寸一寸地往下退,将蒂亚瓦纳科城无情地遗弃。这个伟大的城市与湖水渐行渐远,而湖水曾是城市经济的命脉。

与此同时,有证据表明蒂亚瓦纳科地区的气候也越变越冷,不像从前那样适于农作物生长。(13)主要的农产品如玉米不能正常成熟,马铃薯连芽都发不出来。(14)

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它们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虽然很难将这链条上所有的、各不相同的环节都逐个理清,但有一点似乎是清楚的:地震引发的山崩地裂使蒂亚瓦纳科陷于灭顶之灾。危险的时刻过去后,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安静的时期。(15)后来,“气候越来越恶化,越来越冷了。大量安第斯山区的人只好离乡背井,去寻找过日子不那么艰难的地方。”这段进程虽然缓慢,然而确定无疑。(16)

在当地传说中被称为“维拉科查人”的那些具有高度文化知识的蒂亚瓦纳科居民似乎是在经过一番抗争后才离开家园的。高原平台上,比比皆是他们曾在这里曾进行过先进的、科学的农业生产试验的证据。他们竭力以自己的忠诚奉献和聪明才智弥补恶劣天气造成的损失。例如最新的研究显示,在远古时期,这里已经有人对许多含有毒素的高原植物做了需要先进技术才能进行的分析。不仅如此,他们还发明了与之相应的解毒技术,使这些原本有毒但营养丰富的蔬菜变得无害并可以食用。(17)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副教授戴维·布劳曼承认,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对这些解毒技术的产生提出令人满意的解释。”(18)

也是在那个时候,有人(学者们至今不知是谁)曾竭尽全力在湖水刚刚退去的土地上建造一种抬高的农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一道道波浪起伏、时高时低的地面。直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才对这种形式独特的台田和其间沟渠的作用有所了解。这些工程至今依稀可见,当地印第安人管它们叫哇鲁·哇阿鲁。它们是史前时期就十分完善的、复杂的农耕结构中的一部分,足以“使现代农耕技术甘拜下风”。(19)

近年来,考古学家和农业专家重建了几处这样的农田。这些实验田的马铃薯产量比最高产的传统农田高出三倍。同样,在天气极为寒冷的日子里,严重的霜冻对试验田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二年,这些台田里的庄稼平安无事地度过了一场毁灭性的旱灾,“后来,一场洪水将周围农田全部吞没,而它们却安然无恙”。实际上,这种农业技术看似简单却卓有成效。那么古老的一个文明发明了它,而我们今天甚至不记得它的名字。这种技术在玻利维亚的乡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国际开发组织的重视。现在,在世界的其他一些地方,这种试验也开始了。(20)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