讥嘲讽喻(5)

清和桥上对诗

从前,大清和河上有一座桥,叫“清和桥”。这年春天,一位身材苗条、头戴芙蓉花的少妇正在河边洗衣裳。庙里的一个和尚和当地的一个秀才到清和桥上来游玩。

二人在桥上走着,见桥下洗衣的少妇长得漂亮,便不怀好意,站在桥上对起诗来。和尚先念道:

有水也念清,无水也念青。

去了清边水,添争变成静。

静养性,僧人爱,

满腹经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和尚端上来。

和尚念罢,秀才接着吟道:

有口也念和,无口也念禾。

去了和边口,添斗变成科。

科为贵,秀才爱,

满腹诗文随身带。

有朝一日芙蓉花儿开,

给我秀才端上来。

他们二人的对诗,桥下的少妇听得真真切切,她怒火满胸,立即甩甩手上的水说:“这桥叫清和桥,你们只说了‘清和’二字,听我以‘桥’字作诗一首。”少妇于是怒声念道:

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

去了桥边木,添女变成娇。

娇娘美,人人爱,

生儿育女随身带。

有朝一日生双胎,

一个当和尚,

一个当秀才!

和尚、秀才挨了少妇的一顿臭骂,灰溜溜地走了。

忌讳父名

古人在忌讳方面是有许多讲究的,对于人的名字,说法就更多。其中的一条是,自己所取得的功名,所授的官职,名称中不能与父亲的姓名中的字相同,连同音都不行。

于是,便出了不少避讳的事:吕公著的儿子,因父名中有“著”字,只好辞去著作郎的官;袁高的儿子,在重阳节时不敢在家吃糕(与高同音);刘岳的儿子不能听音乐(与岳同音),也不能游嵩山、华山,因为它们属于五岳之列……

这种忌讳,对人的才能发挥和正常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不便。唐朝李贺是个才子,七岁时便作得一手好诗。就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李贺就一辈子不能考进(与晋同音)士。

为此,当时的许多文豪们都鸣不平,韩愈就和主管考试的人辩论过,说:“父亲名字中有‘晋’字,就不举儿子为进士;倘若父亲名字中有‘仁’字,难道就不许儿子做人了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