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奥运写史,为中国加油!(1)

孙晶岩

今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随着奥运会脚步的邻近,国人对奥运的关注也逐步升温。在最热的日子里,在奥运倒计时16天的时刻,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奥组委志愿者部、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气象局、北京市侨办、国家游泳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领导和新闻媒体、文学期刊的领导朋友聚集在这里,出席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新闻发布会,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想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叫做感动,筹办奥运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天来的嘉宾真是各路精英荟萃,我书中写到的人物中,就有用气象保证奥运会开幕式和火炬登顶珠峰的科学家——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有志愿者的领袖——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北京志愿者协会会长刘剑,有港澳台侨为水立方捐款的见证人——北京市侨办主任乔卫,有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奥运项目办主任、国家游泳中心董事长康伟,有新闻大战的实践者,采访过六届奥运会的资深体育记者陈昭、缪鲁和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任李湛军,有培养出5个世界冠军的柔道陪练徐立功,还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代表。我在采访他们的过程中受到了深深的教育。乔卫是含着眼泪向我讲述港澳台侨捐款的情况的,看到康伟副总裁我就想起了几年来在水立方采访的日日夜夜。6年前,国资公司正式接下了水立方和鸟巢两个场馆投资、建设、运营的业主任务。我第一次采访水立方时还是个大坑,我那天发烧,驾车去水立方的路上就像一艘小船在海上飘,我的车子直打晃。从水立方为了保护娘娘庙向北迁移100米,到建设之初那场龙卷风砸坏了水立方的工棚;从水立方钢结构安装到膜结构安装,真是亲眼看着她在长大。去年大年初三我就是在水立方工地度过的,采访水立方工程建设人员。康伟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接受我的采访时可以聊到掉眼泪。为了奥运场馆建设,6年来他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我亲眼看到他在工地上和大伙儿一块奋战,中午我和他们一道在简陋的饭桌上边吃包子边商量工程方案。水立方还没有用于奥运会,他已经设计好了赛后场馆再利用的很多妙计;陈昭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发生爆炸的一刹那,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硝烟到爆炸现场采访,尝到了催泪瓦斯的滋味儿。他的特点是抓新闻的独家性,缪鲁则是抓新闻报道的深度。还有气象保障奥运,是科技奥运的一大亮点;体育报道往往容易把目光聚焦在冠军身上,但我想歌颂冠军身后的无名英雄。如果说世界冠军是金字塔的顶尖的话,那么陪练就是金字塔的底座,是最可爱的人。这位就是国家女子柔道队陪练徐立功。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决定了我们有很多运动员要为别人做出牺牲。徐立功在专职陪练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九个年头,每天最少被摔300次,最多的一天被摔了450次。现在,他的膝关节、两个肩膀、手和颈椎都受过伤,头部还被摔成脑振荡。右侧肋骨骨裂,眼睛视力下降,一只耳朵的听力也受影响。右脚背还被对手踩成骨裂。有人问他为他人做嫁衣裳亏不亏?他笑着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有这样一段历史,我不会感到空虚。”还有奥运志愿者,杜大卫为北京纠正了6000多个错误标识,梁苏会成了志愿者专业户,王伟力自费几十万租房子为盲人讲电影,培训残疾人生存技能……筹办奥运会的人都是热心肠,写奥运就是在与一些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打交道,近朱者赤,与他们相处我受到了教育和感动,他们才是这个会的主角,是真正的奥运英雄;

第二句话叫做感谢,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写这本书得到了众人的帮助,中国作家协会把我的拙作列为重点扶持作品,陈建功书记作为中国作协重点作品项目扶持负责人,亲自帮我介绍采访对象,开采访介绍信。我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他几年前发的短信:“感冒接近尾声了,介绍信随时可开……”陈崎嵘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冯建中副局长亲自帮我介绍采访线索,国家气象局郑国光局长、许晓峰、宇如聪副局长用“五一”节的假期热情地向我介绍气象保障奥运会的内幕。北京市侨办主任乔卫在百忙中用了好几天时间向我讲述港澳台侨为水立方捐款的事情,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热情邀请我参加“十大志愿者颁奖晚会”,使我抓到了众多优秀志愿者的素材;人民文学出版社把我的书作为重点书隆重推出,潘凯雄社长亲自盯封面设计和终审,在全社大会上讲话要求对这本书一路绿灯;侯群雄编辑认真编稿,孙顺林主任冒着炎热帮我落实会场,通知开会,做宣传策划;《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与体育部主任陈昭老师亲自帮我把关,缪鲁老师也帮我联系采访对象。从2007年6月份开始,第一个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我的拙作。特别要感谢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任李湛军在采访上给我的大力支持。本来,当他接到奥组委领导要支持我采访的批复后,可支持也可以敷衍,但他却非常认真。奥组委新闻中心组织了200多场新闻采访,几乎每次都是他亲自通知我。2007年“五一”节,我正在大连采访刘长春的事迹。突然接到李主任电话,让我与境外媒体一起前往首钢新址曹妃甸采访。唐山没有民用机场,我从大连火速登上开往唐山的列车,只剩下一张硬卧车厢的上铺了。偏偏赶上火车晚点三个小时,我在硬卧上铺蜷缩了十几个钟头,次日凌晨才赶到唐山。孤独地拖着行李在漆黑的夜幕下走过空无一人的火车站甬道,尽管累得筋疲力尽,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冒雨向曹妃甸赶去。首钢人为奥运环保搬迁的高风亮节和在曹妃甸建设新家园的感人事迹令我为之一振,浑身上下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头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