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4)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4)
  
  克:观察?没错,一种看的方式。
  
  博姆:理论能帮助你观察外在的事物。
  
  克:理论就是一种观察。
  
  博姆:它是一种观察的方式。
  
  克:你能不能观察心理上正在发生的事?
  
  博姆:观察外在事物只能进行到某种程度,然后我们的观察就固定了。
  
  克:也就是说,观察者开始和被观察的事物分化。
  
  博姆:不只是分化了,他们的关系也被固定了。这种情况会多少持续一段时间。
  
  克: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吗?
  
  博姆:要想研究物质现象,固定一段时间似乎是必要的。因为物质的变化没那么快,而且只能隔离到某种程度,固定一段时间就可以比较持续地进行观察。
  
  克:是的。
  
  博姆:这样便成了我们所谓的“理论”。
  
  克:就像你说的,理论意味着一种观察的方式。
  
  博姆:“理论”在希腊文里与“剧场”是同一个字。
  
  克:没错,“剧场”也意味着观看。现在我们该从何处开始?你所谓的“一种观察的方式”是什么?是普通人的观察方式,家庭主妇或丈夫的观点吗?
  
  博姆:同样的问题在科学发展上也出现过。我们开始研究是从常识着眼的,那只是一种普通的观察方式。后来科学家才发现这种方式不妥。
  
  克:因此他们就改变了。
  
  博姆:他们放弃了旧有方式之中的某些部分。
  
  克:这就是我要讨论的。普通的观察方式往往充满着偏见。
  
  博姆:是的,它通常很武断,而且必须依赖一个人的成长背景。
  
  克:没错。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去除偏见、不依赖自己的背景呢?我认为可以办得到。
  
  博姆:心理学上的理论能不能帮我们去除偏见?问题就在于,这些理论本身也可能是偏见。
  
  克:就是我的意思。理论也会变成偏见。
  
  博姆:理论会变成偏见,是因为我们还没发现任何可以作为依据的东西。
  
  克: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人类都在受苦,对不对?这也是一种观察物质现象的方式,不是吗?
  
  博姆:是的。不过我不知道科学家会不会接受这个观点。
  
  克:好。那么“冲突”算不算最常见的现象?
  
  博姆:他们也有质疑。
  
  克:那么执着、享乐、恐惧算不算呢?
  
  博姆:我想还是有些人会反对的,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
  
  克:更积极的现象有哪些?
  
  博姆:很简单,举例来说,人们可能会认为理性才是人类的通性。
  
  克:不,不,不。我绝不接受这个观点。如果人类真的有理性,就不会互相残杀了。
  
  博姆: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说清楚。过去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曾经说过:理性是人类的通性,而你的观点却是:人类并不理智。
  
  克:不,他们一点都不理智。
  
  博姆: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克:是的。
  
  发问者:我想一般的科学家可能会说: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努力地争取快乐。
  
  克:这就是他们的共通之处吗?不,我不接受这样的说法,我不认为他们都努力争取快乐。
  
  发问者:人类的差异性太大了。
  
  克:我赞成。
  
  发问者:我的意思是,这个说法才是公认的事实。
  
  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和别人是完全不同的。
  
  发问者:是的,而且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快乐。
  
  克:他们都在寻找某种满足。你们赞不赞成这个说法?
  
  博姆:这也是一种通性。我主张理性是人类的通性,因为科学就是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上的。
  
  克:但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体性。
  
  博姆:如果你说的这句话完全属实,科学就不可能存在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