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以“CEO模式”救台湾?(2)

  但不管如何,同一套哲学,对于八年来因为不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内耗,经济衰退、物价上涨、收入薪金下降、竞争力直线滑落的台湾,却别具意义,未尝不是一记暮鼓晨钟。对于厌倦了政府因“执政”成绩惨不忍睹,就退回自己的精神堡垒,以“族群牌”、“卖台牌”、“悲情牌”等负隅顽抗的台湾民众来说未尝不是“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招牌管治理念,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创)。

相对李明博的“747”工程,在选举中口口声声要“拼经济”的马英九,在今次“大选”中亦打出他的“623”工程(即经济每年增长6%、2011年前人均达到2万美元、2012年以前失业率降到3%以下);相对李以《总经理治国》一书来推销自己在首尔的政绩,马也以《沉默的魄力》一书推销自己在台北的政绩。

马在书中解释,台湾人民要的不是偏激的意识形态,不是无谓的空转损耗,而是务实的生存与发展。一个领袖的真正魄力,不是恣意妄为,不是摇旗呐喊,不是破坏体制,而是把很多务实甚至琐碎但却影响人民日常生活的小事细心做好,而不是动辄诉诸意识形态的百年梦想,所以马在书中与大家分享他的台北经验,例如:

1.随袋征收垃圾费;

2.取缔违规色情广告;

3.骑楼整平,美化市容;

4.更新行人道,防止下雨时水浸;

5.整治基隆河;

6.增加下水道接驳民房比率。

其实较早之前,马的选举搭档萧万长已经出版了一本《专业治国》。书中同样主张,台湾要一改过去八年“泛政治化”的施政和管治方式,要用“专业精神”来治理这块土地。只有让专业者抬头,以务实、拼经济的态度来治理台湾,尤其是处理两岸问题,台湾才能追回过去这八年来所失去的时间和机会。

萧万长明确指出,民进党的政治理论比谁都多,辩论比赛不曾输过,但却最缺乏一种“专业精神”。他说:“财经专业者,在这几年就吃了非常多的苦头。他们眼看着非财经专业的人,一个个位居要津,只因为他们政治上靠对了边,或者敢于表态,就成为政坛明星。这样的社会,如何让默默做事的人甘心?如何让专业者口服心服?如何让文官安心于位置,为台湾筹划长远的未来呢?”

一言以蔽之,如果凡事政治挂帅,忽略了经济的法则、专业的伦理以及事物的客观规律,社会最终必然受害。“文革”十年的祸害,相信大家记忆犹新。想不到20多年后,台湾同胞仍体验到类似的教训。

附表所列,台湾“大选”后不同民意调查显示,民众期望马英九“施政”时要优先处理的五大项目。当中清楚可见,结果十分一致,以经济问题居首,而且是以绝大比例领先。所以马的选举策略及工程,无疑是对准了民情。

过去八年,民进党动辄在“选举”甚至管治时,诉诸历史悲情、激化族群矛盾、操作统独对决、抹黑和扭曲对手、操弄对立和仇恨甚至卖弄低俗语言,企图以此转移群众视线,在今次“大选”终于宣布无效。台湾往后的管治,也应该搁下意识形态语言,转向更务实的语言了。

方向无疑是正确,问题是:马英九拼经济的能力以及治理管治的综合能力,又有多强呢?

<<< 文中提到的三本书是:李明博著,彭玲林译,《总经理治国》,商周出版,2007;马英九,《沉默的魄力:马英九的台北记事》,天下文化,2008;萧万长,《专业治国》,天下文化,2008。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