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营销就是营心(2)

  同样是借势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事件营销,“神六”与“神五”的营销效果却迥然不同。2003年蒙牛借势“神五”一飞冲天,全面提升了品牌价值,成为事件营销的经典。两年后的几乎同一时间,中国企业界又掀起了借势“神六”的营销高潮,然而,除了蒙牛乳业继承了“神五”事件营销的精髓外,其他众多赞助企业大都表现平平,并没有一家企业一鸣惊人,脱颖而出。为何效果迥然不同呢?这是因为“神五”是中国载人飞船第一次升空,因此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神六”虽然较之于“神五”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但毕竟是第二次,事件悬念少了,事件的轰动效应也减弱了,自然无法同“神五”事件等量齐观。

  做就做第一,达到以奇制胜,这是事件营销成功的又一要诀。

  整合营销传播

  事件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品牌价值,然而一个事件营销产生的轰动效应毕竟是短暂的,想要保持事件对品牌的长期影响,还需在事件后将事件及品牌的相关信息不断灌输给消费者,并把公众的注意力转换为实际购买力及对品牌的忠诚。这就需要企业在事件中和事件后做好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工作。

  当年蒙牛借“神五”一飞冲天,除了找准了关联性之外,其到位的整合营销传播也是成功的关键。

  借势“神五”的企业很多,仅航天员专用产品就有6个,为什么蒙牛能够让大部分消费者印象深刻、长期记忆呢?这主要得益于蒙牛的媒介策略。

  蒙牛没有仅限于赞助,而是利用“神五”着陆的那一刻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事件营销,利用广告把蒙牛的“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告诉了全国的消费者。

  早在“神五”成功发射前,蒙牛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策划这次活动,调动了上千人参与,确立了“蒙牛强壮中国人”的传播主题,并与广告公司、电视台签订了“军令状”。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五”飞船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宣告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就在举国同庆之时,蒙牛关于此次飞行事件的户外广告上午10点即在各大城市实现“成功对接”。

  一日之间,伴随着“为中国喝彩”的口号,“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的信息铺天盖地……蒙牛的户外广告共有四个版本:女性版面、男性版面、儿童版和老人版,同时,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相继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卖场。几乎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任何一种媒体上,蒙牛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让消费者接触到了这一信息。可以说蒙牛这一次赚足了社会公众的眼球,并收益颇大。从2004年1月起,蒙牛液体奶销量连续30个月居全国奶类销量之冠。

  提高公众参与度

  人们往往对远离自己生活的事件淡然置之,也许事件本身具有很高新闻价值,但因为和自己实际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有可能很快就淡忘了,比如伊拉克战争、外国的自然灾害等,仅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牛根生认为,要想使事件营销深入人心,影响久远,就不能忽视事件的公众参与度。公众参与度高的事件营销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拉近品牌与大众的距离,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超级女声”为什么能吸引人气,就是因为它给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登台表演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利,普通百姓也可以积极参与。直播期间,观众还可以发短信投票,为自己的平民偶像摇旗呐喊。高度的参与性使“超级女声”很快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

  鉴于此,在品牌营销中,蒙牛有条不成文规矩:每年至少发掘一个大的“闪光点”,在公众中形成强“刺激”,让蒙牛品牌在众品牌中脱颖而出。

  政治营销的公益化

  社会公益方面,只要是事关国家、民族大业的事情,我们都积极支持。比如,倡导尊师重教,我们向全国16个城市的125万名教师每人赠送了一箱牛奶;为了倡导“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健康理念,我们向全国500所小学的学生免费提供一年的牛奶……

读书导航